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国网浙江加快建设智能电网,为加快经济发展引领电力先行
源田家庭农场是温州地区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面积2000余亩,年产值超1000万元。2017年9月,应政府环境污染治理的有关要求,农场的燃煤稻谷烘干机被紧急关停。秋收季马上到了,稻谷收割后如果不立即烘干,会发霉腐烂,农场负责人项宝荣着急配置一台电加热稻谷烘干机,然而农场变压器扩容升级又成了他的心病。“经验”告诉他,高压增容得带齐资料去电力营业厅办手续,农场离市区可不近。
依托“互联网+”、智能电表等技术手段,国网浙江电力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掌上电力”APP等多种电子渠道,线上可实现电力交费、用电业务办理、进度查询等。目前,所有居民用电和企事业单位日常用电等16类业务可实现“一次都不跑”,企事业单位相对复杂的5类办电业务也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到2017年底,浙江电力电子渠道客户规模达2002万户,电子渠道交费4513万笔,越来越多的客户习惯线上办电,“跑腿”次数越来越少了。
就在2017年底,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的“浙江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项目”,在海宁正式启动建设。该项目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和研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两大类,将建成普及清洁能源、高效电网、绿色交通、低碳建筑、智慧用能的低碳能源互联网示范城市,计划于2019年年底建成。
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
国网浙江电力以服务地方发展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持续加大大江东区域电网投资建设力度,优化供电网架。2016年12月28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与大江东管委会正式签署“十三五”电力发展合作协议。到2030年,大江东区域变电所数量将是目前的3倍。
事实上,这样的转型已经在国网浙江电力的众多领域悄然展开。
改革,一直在路上。2018年,国网浙江电力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力保障电力安全充足可靠供应,稳妥有序推进电力改革,继续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
2018年,国网浙江电力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省委十四届一次、二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弘扬红船精神,坚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更好服务浙江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的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富民惠民安民行动,持续完善各级电网,积极构建浙江能源互联网,提升能源电力资源配置和安全保障能力,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综合能源服务。
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浙江大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省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665项,全省“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7.9%,办事群众满意率94.7%。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和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国网浙江电力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也跑出群众办电的新速度。
浙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4570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7元,低于全国(1至11月为85.3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440亿元,同比增长8.3%。堪称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的电力数据也全线飘红,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192.63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2985.8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8.25%和8.13%。紧随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战略出台,浙江大批新的基础设施正在加紧建设、落地,而电力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行业,也正以其可靠的能源支撑和优质服务,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再升级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
当好新时代助推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国际一流现代能源企业
智能电网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出发,紧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需求,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新市场新服务要求的现代服务体系,努力以一流的服务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充分把握和发掘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能源服务和增值服务。健全全渠道运营体系,深入落实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不断提高线上办电率。围绕能源消费革命和再电气化,建设客户侧能源互联网服务云平台,按照“平台+生态”的思路,拓展客户侧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电动汽车、分布式光伏等能源服务生态圈。
全力保障电力安全充足可靠供应。按照浙江省发展战略,优化“十三五”能源电力发展规划,调整电网规划,超前布局建设电网,完善以特高压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的能源配置、输送、交互、承载能力。针对今后一个时期局部电网将出现“卡脖子”情况,提升主通道输电能力,确保2018年迎峰度夏前投产500千伏杭州变、诸北变等工程,500千伏钱江变、舟山500千伏联网工程力争年内投产,力争2020年迎峰度夏前投产浙西南电网500千伏、220千伏补强工程,提高从福建受电能力。适应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储能装置等多种设施的接入,打造高度智能化、信息化、互动化的现代化配电网,广泛应用“大云物移”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主动配电网建设,增强多元负荷接入配电网的可控性和灵活性,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建设杭州、宁波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加快城镇、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持续推进小城镇电力综合整治。加快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海宁尖山源网荷储协同主动配电网、杭州大江东智能柔性直流配网等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构建能源互联网。
大江东供电公司也由此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浙江省内首家批复新成立的重点产业集聚区县级供电企业。它将实现电网规划对政府总体规划的无缝融入,发挥电网建设“适度先行”的刺激作用,为区域招商引资、企业引进创造有利条件。大江东作为杭州“拥江发展”潮头、“大湾区”湾心和城东智造大走廊起点,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近年来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与此相对应,2017年,大江东区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4.6%,区域受理电力业扩报装容量同比增长85.24%,连续6年保持年用电量、业扩报装容量两位数增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新增屋顶光伏装机100万千瓦,被列入浙江省政府2018年要认真办好的十方面民生实事中。浙江省政府提出,要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必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以政府自身改革为突破口,成为审批事项最少、管理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省份之一。
国网浙江电力坚持把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放在首位,强化安全责任,补强电网结构,整治设备隐患,确保电网安全、供电可靠。该公司全年投入电网建设274亿元,完善城乡各级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能力。在全国率先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3014个小城镇(中心村)供电可靠率达到大部分城市水平。
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
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融合浙江能源互联的规划设想和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行动,进一步完善能源互联顶层设计。同时,加快能源互联基础设施布局,确保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探索创新智能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积极探索柔性直流等新型输变电技术。
项宝荣没想到,传说中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自己这么快能享受到。手机上下载掌上电力APP,填写基本信息,上传相关资料,提交办电申请,坐等工作人员主动预约上门服务。不到半个月,农场的电加热稻谷烘干机就接上了电,比传统渠道办电时长缩短了10多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