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日趋成熟 国家标准促健康发展

2018-03-11 09:0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永丰名人 北京361黄金网 发网 91pron chinesee 重庆中学生交流论坛 电影网淘娱淘乐 永丰房价

  佛山市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告诉记者,建设初期,南海区的智慧城市聚焦点多集中在基础信息化上,通过与其他城市交流,对标国标委相关标准后发现,在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打通部门壁垒、统一标准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余涛称,在制定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之初,总体组就明确了国标的基础性、通用性、引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在遵循国标规范的要求下,肯定要结合各城市自身的特点、基础和发展目标,才能更好地发力,这对顶层设计、基础调研、建设的持续性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是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智慧城市标准。2016年11月《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正式发布,涵盖新型城镇化、高端制造、交通管理、工业安全、农业服务、文物管理等多个方面。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发展诉求,其智慧城市建设应首先从顶层设计入手,应该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做充分的调研与访谈,”姚健奎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既要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痛点),也要结合城市的基因,制定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

  尽管智慧城市的建设在稳步推进,但多数智慧城市在战略、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尚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城市。

  德勤研究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并非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覆盖,各地政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与自身实际需求相结合,发展地方特色,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发挥其效用,创建更高质量的幸福社会。

  对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家、雅百特集团副总经理余涛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这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各地对智慧城市的态度,从前几年的“将信将疑”,已逐渐转变为目前的“广泛认可、加速推进”,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从市场角度看,在世界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毋庸置疑。

  就创新与战略规划而言,余涛认为城市发展的格局与视野是关键因素,应着重提升。

  2013年1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组建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正式开始研究制定国家标准,而后又与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初步建立我国智慧城市整体评价指标体系,2020年实现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实施和应用。

  近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设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成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智慧城市国家。

  国家标准引领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华为是ICT标准与产业的重要贡献者,积极融入、支持主流国际标准的制定与推行,加入300多个标准与产业组织,累计提交超过38000篇标准提案,在180多个标准组织担任重要职位,并在5G、NFV/SDN、NB-IoT等创新技术领域,引领新技术标准化工作。“华为要未来智能社会ICT生态圈提供土壤和能量”,姚健奎表示。

  日前,德勤通过其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25个样本城市(包括5个一线城市、17个二线城市、3个三线城市)分析显示,我国大部分城市智能化发展良好,国内智慧城市技术基础设施发展已相对较为成熟,但创新与战略规划方面存在进步空间。

  参与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工作制定的余涛表示,国标对智慧城市建设从规范、引领、指南、评价、推广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帮助和指导意义,在今后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国标的宣贯和实施,另一方面也要更有效地从各地智慧城市项目中获得反馈数据、从而能更好地为建设服务。

  参照“国标”仍需“因城实策”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