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首届国际智能医疗大会在杭召开
原标题:健康浙江飘来智慧云
钱塘江畔,“后G20”时代,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依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着四方宾客。中心上方,一朵“云”的轮廓逐渐清晰。
云卷云舒,联动“互联网+”的脉搏,描绘出健康浙江的壮丽图景。11月15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会、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微医”承办的首届国际智能医疗大会在杭州召开,百位人工智能专家学者共话驱动创新,开启一场场传统医疗变革的头脑风暴;大会同步发布了首个智能医疗平台“微医云”,并成立医学人工智能联盟。
今天,以杭州为起点,人工智能为传统医疗开启新的征程,未来,就在不远处。
新时代 人工智能连接医疗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敞亮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这个新时代的新使命被反复提及,坚定响亮。
“如何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韩德民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勾勒了当前国内医疗界面临的尴尬“三角”——一边是只占据医院总数8%的三级公立医院,消化了46%的门诊量;另一边,仅有14%的门诊病人,选择占据医院总数66%的一级公立医院。“我们有280万的医生,1100家三甲医院,97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每年4.7亿人次门诊量的需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时代催生新使命,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为医学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人工智能能够补齐医疗资源稀缺的短板,海量的大数据就像一个黏合剂,能够把原本有限的医生智慧聚集在一起。”提及人工智能与现代医疗的结合,年逾八旬的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教授彭淑牖难掩兴奋。“这些前沿技术不仅能够很好地辅助医生,还让远程诊疗成为可能,让偏远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人工智能联接医疗,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道世界性难题提供了新的解法。全科医生是基层健康的“守门人”。数据显示,3年之后,浙江全省共需2.5万名全科医生,目前,这一群体缺口依然较大。
“比如,可穿戴设备的健康监测功能可以替代打电话随访。在全科医生人力缺失的现状下,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潘志刚相信,在广大基层地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医疗,可以让全科医生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做实责任医生签约。
(责编:金童(实习生)、翁迪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