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对话,投资人对技术的理解很表面...

2018-02-03 13:1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永丰到新余 江西永丰新闻 91porn video 我要久久发 点我98广告任务网 新知网vip265 0755深圳旅游招聘 永丰 点击赚钱

  2018年1月18日-19日,由投资家网主办、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的“投资家网·2017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本次峰会以“百舸争流”为主题,深度剖析股权投资全新业态,并广邀各地政府领导、500+投资同行,100+FOFS、财富管理机构、上市公司、创业企业以及1000余位商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股权投资行业的2017与2018、中国式母基金发展之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消费升级、TMT行业下半场等热点话题。

  在本次大会人工智能专场中,由职能产业学会创始人刘磊为主持人的圆桌论坛上,天亿资本合伙人张宾、世纪互联副总裁沈寓实、柔宇科技联合创始人樊俊超、网医智捷创始人兼CEO刘健、银河水滴CEO杨璠以“人工智能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展开了深度讨论。

  以下为本次圆桌会议在“投资家网·2017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上的演讲实录。

主持人刘磊:第一个问题,对于2018年人工智能趋势观察,继续热下去,还是慢慢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另外,对于创业者来讲,做人工智能创业的企业,你们作为创业者本身,有什么样的印象。

主持人刘磊:第一个问题,对于2018年人工智能趋势观察,继续热下去,还是慢慢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另外,对于创业者来讲,做人工智能创业的企业,你们作为创业者本身,有什么样的印象。

  杨璠:我觉得人工智能创业不到冷的时候,2018年我预计还是持续上升过程,我们做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是视觉技术,买家像企业、公安、政府比较多,这些技术研发投入也非常高,局限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和圈子里面。现在越来越发现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越来越开放,好像昨天刚过了一个开源视觉项目,把识别的图片把它上传到网站上,可以给你一个算法包,大概这样一个开源项目。人工智能创业的门槛肯定越来越低,符合事物发展客观发展。有越来越应用层面的项目,更低成本进入市场,人工智能的买家慢慢从政府变成了商业机构,甚至说中小商户这种小机构。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家的想象力被激发,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它会越来越热,但是在这个当中,一些原来不太现实的期望值会慢慢降低,同时有新的思想被激发出来。

  刘健:在2018年,我们的这种技术难度一定会慢慢下降,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对于技术驱动的公司,我理解更多是要切入行业,我们不会做一个平台化的医疗,那是百度做的工作。我们所做的,在官网上使用技术可以采用相应的模块,新的不行用我们自己的。

  我们针对自有,特别是针对行业内部,医疗比较特别,必须要使用自己东西。其实并不见得平台化做的好,拿人脸识别来说能做到98%多,它的响应速度并不能满足要求,很多时候做定制化优化,有的时候使用自己的技术,他们提供的是一种平台,实践起来调用一下就可以了。我认为2018年一定是价值回归的一年,在2018年的时候,在风口投资的额度快速拉升之后,一定会产生一种调整,一定要做调整。这个调整过程中,它一定会回归价值。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是不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不是解决用户的问题,这是最主要的。

  现在的人工智能普遍的问题是没有商业模式,人工智能现在的医疗影像没有商业模式,包括融资有一个多亿,几亿的,没有商业模式。盈利点不是在人工智能本身,而是在之前介入人工智能业务上。在这个上面来说,2018年的时候,肯定是大家寻找相应的商业模式,了解行业价值所在,我认为这是2018年大家应该关注的一个点。

  主持人刘磊:两位比较理性,杨璠认为预期会慢慢降下来,刘总认为回归到价值理性上来。张宾怎么看待投资热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张宾:刚才刘总说的我很赞同,人工智能学术界分成六个方向,有三个方向,机器视觉、自然语言、机器学习已经开源。。智能驾驶作为最热的一个门类,在人工智能不算是一个大类,是一个小类。

  人工智能六个方向领域,有三个大方向,创业公司选择创业方向时,如果选一个技术,和开源技术竞争,我很少看到赢的,即便像苹果IOS,也只有10%的市场份额。

  第二,2018年的市场趋势,我们一直在看,在中国能够落地的,现在看得到的安防行业和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行业是落地最快的,2018年、2017年实现利润了。投资人把钱投到机器视觉,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些头部公司已经拿到5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这两个行业第一梯队市场,部署最大,也是最清晰的。

  第二梯队是医疗和教育,市场空间很大,它在中国市场环境下面推进起来非常慢,医疗和教育人工智能市场拓展五年前就开始,到现在为止没有大规模应用。这两个行业都很热,但是在美国不一样,美国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

  第三,金融。大家觉得有无限想象力,中国是金融严管的国家,金融行业实施人工智能是严格监管,最近关于资管计划文出来以后,智能投顾是严格监管的,没有一款智能投顾的产品跑出相应的业绩。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如果公司是做算法的,而且是自己开发的算法,我们个人觉得机会不太大,技术门槛变得非常低。两个方向是非常有前途的,向上游芯片延伸,可以往前走。在安防领域有一些做芯片,去年市场扩大10倍。中国的这个市场软硬结合才有前途。

  或者向后延伸,直接掌握应用场景,掌握了核心数据,拿到数据以后算法才有用,光有一个算法,不管是机器学习还是什么,很难跑出来,这是我们对市场的一个想法,不一定正确。

主持人刘磊:2017年大量的基金还在关注,2017年刚刚开始,2018会不会有显著的趋势上的变化,请沈总说一下。

主持人刘磊:2017年大量的基金还在关注,2017年刚刚开始,2018会不会有显著的趋势上的变化,请沈总说一下。

  沈寓实:刚才几位嘉宾包括张总讲的分析趋势我很赞同,现在人工智能是投资界关注的热点,其实投资人,我接触非常多,我本身是投资机构投委会的成员。人工智能肯定是大势所趋,不管投资界还是产业界,这是共识,包括政府也是,像美国、俄罗斯、中国的政府纲要都对人工智能做了政府层面的定位。所以,一方面大势所趋,人工智能能够改变社会生产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能也确实存在泡沫,主要是人工智能企业的估值,是否存在借机概念炒作、估值太高等问题,目前确实存在公司估值和现在能够落地形成可预见的产业收入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所以有时候投资者也非常的纠结,这是一个现状。

  在这个情况下未来往哪个方向走,如果2018年某些人工智能创业者和企业,不管是做了三五年还是一两年,在相对应的行业能够有实际落地的,能够看到复制的接地气的机会,我觉得高估值可以被支撑。随着人工智能公司越来越多,投资者也不会那么感性,投还是要投的,但估值未必给到那么高,一些泡沫被挤,但挤这个泡沫不是人工智能发展不好了,而是产业更健康发展。

  现在还有一个趋势,政府基金在介入,不管是纯政府引导基金,或者产业基金,政府基金对风险要求更高,这也是一个泡沫会被压缩的因素,这也取决于2018年人工智能创业企业的收入,落地的商业场景的情况。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非常热,刚成立的小公司不会有很大的行业地位。总体来讲行业是向上的,但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樊俊超:我一直关注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我也认为这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方向,这也符合国家提的人工4.0和高端引领趋势。

  2018年整个人工智能趋势就像刚才几位专家说的一样,我认为整体趋势向上,在去年的时候,2017年人工智能行业非常火爆,如果从整个国家政策引导来看我认为没有问题,去年7月份的时候,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一份下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专项文件,从国家这块政策来看没有问题。2018年,我认为整体的发展趋势有三个点需要注意一下。

  第一,人工智能行业会去除掉一些所谓的伪命题。2017年可以看到很多名词、很多说法,都被挂上人工智能标签。比如大数据、智能驾驶、云识别、云计算等等,都被挂上人工智能。有的真的属于人工智能,有的不属于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今年我认为整个行业回归理性,会去除掉一些所谓的伪命题,把不属于人工智能范畴的泡沫剔除出去,去年我们看到很多二级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股价,这是2018年回归理性的趋势。

  第二,关于人工智能在未来具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点这一块。人工智能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盈利模式和时间点,我认为任何的公司,不管是做人工智能还是做实业,最终回到实际的盈利状态中。2018年当中,真正清晰的商业模式、盈利点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

  第三,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法律层面的支持,我认为2018年国家会在这一块出台非常明确的政策。深圳一家创业公司成立两年,150多人,主要做快递机器人,样品非常不错,但是法律政策上没有办法推行,机器人上天桥、过马路怎么办,今年国家会针对人工智能行业会在法律政策上出台很多规范。

  主持人刘磊:过去讲360行,现在讲3600行,2018年会有哪些行业优先应用AI,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各位有什么样的观察,分享一个你最期待的。

  樊俊超:我们在2018年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结合,高端制造作为国家振兴经济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过往过程中很长的时间,国家在高端装备、高端制造方面,不敢说非常落后,起码不算先进。现在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和整个高端制造结合会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空间。通过人工智能操作,包括资源优化配置,会出现非常大的变化。

  我之前总是听到很人说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取代人类,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存在的。真正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画面,应该是人和智能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系统并存,并且和谐的生态,让整个生产效益得到最大化提高,这是我们看到的画面,我非常坚定认为是未来发展趋势,而不是人工智能取代人。

  生产制造当中也是一样的,人工智能,人进行和谐配合。我希望2018年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配合。

  沈寓实:我们做微软加速器、启迪加速器,我们看到创业公司非常多,各个方面有很多替代的场景,其实人工智能肯定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人工智能和人类职能融合演变的过程,不会简单粗暴取代人力,人工智能也没有这个能力。从技术角度,人工智能在认知感知计算存储这块远远超过了人类,在规范的规则下,下棋什么的,也可以说都超过了。但是在一些更感知以上的做一些判断,一些不确定的情况下,这个方面还是有很大技术上的壁垒攻克。如果长期做技术,从这个角度非常期待。创造力从技术角度,把过去的经验打破了然后碰撞,跟人长大学习的过程很相近。人工智能从技术角度是自我迭代、学习、进化的核心技术。这样不是一次性赋予的技术。这一块还是很期待的。

  世纪互联做数据中心,它不是一个场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国家有很多产业基金的合作,人工智能时代,新一代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这一块跟现在数据中心肯定不一样。

  我更关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造性、进化性上跟人工智能融合。另外一个,网络空间基础设施上,新一代网络空间基础设施长什么样,这都是非常顶层的重量级的创新,比较关注这一点。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