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奥动CEO顾庆:换电网络是绿色智慧交通网和智能电网的连接点

2018-01-25 12:0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江西永丰 永丰找工作 江西永丰招聘 91 pron free video 王梦溪百度影音 广告赚钱 浴室征婚

第四个思考是关于快充和快换的问题。充电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尽管充电的速度在不断提高,但最终存在技术极限。快充的电池要求功率高,而且功率高会损失其能量特性,减少容量。对车和桩的适应性来说,也要不断升级才能适应电池的变化。而对于快换来说,由于是一个物理机过程,只要90秒就能完成,相当于40C的充电速度。不仅电池可以单一追求能量提升,车和站对电池的技术适应性也可以比较稳定,无需频繁升级,让电池真正回归到能量容器这一根本属性上来。因此,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快换体系可以减少社会资源投入的更迭的浪费,更加适合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换电运营管理体系由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管理系统主要是对换电网络、动力电池和换电车辆进行管理。服务系统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换电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帮助车企部署配套的换电基础设施,提升车辆的销量;还要满足政府电池溯源等管理要求。两个系统依靠我们的大数据运营管理平台强有力的支撑,确保了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

换电模式以电池为核心载体,以电池专业化管理为主要手段,以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电池系统化管理模型。依托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建成电池物联网,数据采集范围覆盖从电池研发、电池生产、换电运营到后期梯度利用的全使用周期,形成电池的数据档案,为电池的健康度管理提供数据基础,也为动力电池后续利用创造基本条件。因此,我们不只关注电池在动力电池阶段为车辆提供能量的价值挖掘,还统筹考虑电池在后期梯度利用及储能利用阶段的价值实现,使电池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除了为电动汽车补充能量外,换电模式的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在站点建设和线下运营的基础之上,基于大数据的线上数据运营平台是整个运营体系的核心大脑。其最重要的功能:一是实现对设备安全和电池安全的24小时监控,杜绝运行风险;二是提供给客户和运营方一个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三是从计量计费、电池安全和电池溯源的角度满足政府的监管要求,确保合法合规。

上海电巴是换电技术的创立和引领者,自2000年成立以来,17年专注于换电技术的研发和运营实践,去年创立的奥动运营品牌,专注于换电设施的投资、推广和运营。一个标准站每天可换电300次,可满足超过100辆出租车(每辆车400公里/天)的能量补充需求。换电过程90秒,过程全自动。

113_meitu_1.jpg

换电模式核心是管理电池,我们管理电池有两大利器:一是电池溯源管理系统,二是电池健康度评估系统。通过我们数据平台可以追溯到任一电池、车辆和站配对关系,对每个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实施安全实时监控和健康度的状态评估,既可保证车辆安全可靠地使用,也为电池价值最大化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最后,我们奥动电巴希望与整车厂、电池厂、出租车公司、太阳能合作伙伴,以及电池的生产运营产业链一道,构建风、光、储、行为一体的绿色出行和绿色能源的体系,共同助力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返回第一电动网首页 >

报告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我们理解的换电模式、换电模式的技术创新、运营管理及未来展望。

上海电巴是换电技术的创立和引领者,自2000年成立以来,17年专注于换电技术的研发和运营实践,去年我们创立的奥动运营品牌,专注于换电设施的投资、推广和运营。今天我代表两个公司,就我们对换电的思考、运营管理的经验及未来与电网的协同发展方面,向各位做一个汇报,以期与在座各位专家同心协力,共同探讨和解决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推动产业的发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奥动电巴跟北汽新能源战略合作,在全国的出租车领域推广应用换电模式。去年10月启动了首批10个站的运营,到今年年底将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和兰州四个城市建成和运营120个换电站,形成服务能力超过万辆级运营车辆的换电网络。其中北京将建成100个站,城区的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接下来向各位报告一下我们在换电技术方面的创新。

换电运营体系将成为电动车出行续航的电池管家。一是里程管家:实现5分钟内补充能源,城内:高密度的换电站覆盖;城际:提供出行可行性和换电方案,车辆可以实现脱桩运营,不再有里程焦虑。二是寿命管家:在换电站可靠环境下慢充,以精细服务管理延长电池寿命,通过共享机制设计,实现电池寿命在不同使用强度的车辆间共享,满足所有车辆的电电池寿命需求。三是安全管家:技术路线不破坏底盘结构,完美通过碰撞安全试验;换电过程全自动,后台全程监控,人车俱安。四是服务管家:智能识别用户行驶轨迹、驾驶风格、能源补给特征等,配合高密度换电站覆盖,形成能源服务与车辆服务一体化。

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

在建站运营方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奥动电巴跟北汽新能源战略合作,在全国的出租车领域推广应用换电模式。去年10月26日,我们启动了首批10个站的运营,到今年年底将在北京、厦门、兰州、广州和兰州四个城市建成和运营120个换电站,形成服务能力超过万辆级运营车辆的换电网络。其中北京将建成100个站,城区的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奥动电巴的换电站已经实现:一是服务能力强,每天至少满足300次的换电能力;二是模块化设计,可复制能力强;三是快速部署,不动用过多土建工程;四是占地小,满足在城市中布局和建站要求。 换电系统还满足了在用户端能方便使用,在整车端能方便应用,在运营实施端能方便实施。

第二的思考是:私桩是否可以满足一切出行场景呢? 显然不是,如果私家车一天的出行里程超过300公里,私桩也无法解决续航的断点问题。还有一类场景需要是连续的续航,比如说出租车等运营车辆,没有时间停下来充电,私桩显然也解决不了问题。因此,尽管私桩可解决绝大部分私家车出行场景需求,但无间断的续航问题总是存在。

换电模式作为充电设施的一种,凭借占地小、效率高等优势,在出租运营等细分市场拥有很高的运行性价比,近年来异军突起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除了为电动汽车补充能量外,换电模式的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12月15日,在由第一电动网主办的第八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8)充换电分论坛上,奥动新能源CEO顾庆发表演讲称,换电网络是绿色交通网和智能电网的连接纽带,一方面为绿色出行提供能源补给服务,另一方面向智能电网提供削峰填谷和能源消纳服务。与此同时,换电网络利用自身的储能功能,结合光伏发电产品,也可构建分布式微型电网,探索用电动汽车拉动绿电产业的模式。

换电网络是绿色交通网和智能电网的连接纽带,一方面为绿色出行提供能源补给服务,另一方面向智能电网提供削峰填谷和能源消纳服务。另外,换电网络利用自身的储能功能,结合光伏发电产品,也可构建分布式微型电网,探索用电动汽车拉动绿电产业的模式。

作者:杜俊仪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