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中国智慧物流末端配送趋势报告》全文发布
每年的双11物流大考,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独立承担双11天量包裹的配送,而是需要全行业通力合作、社会化协同的多元化解决方案。同时,每年双11,由于货物积压较多,社区、学校、农村等场景化“配送难”问题往往得到成倍放大。
不过,由于目前占据市场70%以上份额的末端配送都是加盟模式管理,这给品质化带来较大难度。
“末端配送你最希望增强的服务是什么?”有接近40%的受访者表达了对精准性(精确预约时间、夜间配等)和精细化(生鲜)的配送需求。
(三)末端配送行业痛点仍在
1、末端网点安家难、盈利难
调研结果同时显示,消费者对“暴力分拣”和“信息泄露”的担忧,超过了“包裹延误”。“最糟心的末端配送体验”得票最高的是“不送货上门,尤其是重物”,其次是“快递袋又脏又破”。并且,64%的受访者在调研中表示愿意为提高服务质量接受快递的适度涨价。这都说明当前末端配送在行业整体提速的大背景下,服务品质亟待提高。
尽管行业升级、科技进步和配送新模式的推陈出新,都一定程度缓解了现有末端配送环节的部分压力,但末端配送仍有六大痛点待解。
(二)传统末端配送三种模式
苏宁物流在2017年双11也宣布将大力实施“共享快递盒”行动,截至2017年10月份,投放的5万只共享快递盒已经累计节约了650万个快递纸箱。韵达主动采购了大量可降解的胶袋,将原来网点与网点之间交接的编织袋换成了可以多次使用的布袋,实现了包装袋的循环使用,同时,韵达也开始试点回收纸箱。
末端配送的未来形态受到来自国家政策、电子商务交易增速、科技进步、商业零售变革、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方面驱动影响,将以“降本增效”和“用户体验”为核心,呈现智能化、多元化、绿色化、脸谱化、品质化五大趋势。
随着天量包裹的常态化,以及不同场景越加个性化需求,多元化配送、多元场景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末端配送的常态。
(1)社区投递难:大型居住区、商业区、校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综合办公区等不断涌现,对快递末端投递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区域人员密集、交通繁忙、管理各异,快递使用需求旺盛、服务需求个性化突出;但同时,在部分居住区、校区、写字楼、机关办公区中,快递服务与用户使用需求、生活习惯不匹配,造成服务满意程度降低。
3、个性化需求显著提升
综上,中国智慧物流研究院通过本次问卷调研认为,“时效”依然是消费者最在意的末端配送体验。消费者不仅对时效持续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越加关注末端配送的私密性、个性化,以及绿色环保等问题。其中,对“私密性”的关注度仅次于“时效性”;对精准性(精确预约时间、夜间配等)和精细化(生鲜)的个性配送需求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