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火石发布报告:我国医学AI公司144家 已成全球领先的AI研发中心
导语:7月1日,由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办、火石创造承办、光谷健康智慧园协办的《医疗大数据与医学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圆满闭幕。
基于图谱可总结出:
从2015年末起,国家多部委机关高频率出台多项政策,持续加码鼓励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创业。智能医疗必将深入医疗的各个领域,构建辅助诊断、辅助治疗、药物研发、医院管理等支持系统,拓展公共卫生监测评估、传染病疫情预警等应用,发展远程医疗和便携智能化健康医疗设备等。
全球医学人工智能图谱略区别于国内。在治疗环节中,药物研发部分上的数据,国外这部分创业公司比例比较多。从康复来说,除了健康管理、可穿戴以外还有患者数据与风险预测,这部分变成了独立的。但这个领域在国内目前涉及厂商非常少。
国内外投融资轮次及时间分布热力图
2. 新药研发国内案例较少(产业发展需求量大、数千亿级市场)医疗机器人结合AI市场前景广泛看好。
3. 康复领域覆盖范围广,应用场景多,未来会成为最大规模增长的领域。
医学人工智能产业图谱和投资趋势分析
风险投资方面,系统显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投融资记录共93笔 ,其中57笔披露明确金额。辅助诊疗获投最多 。
火石创造CEO杨红飞现场展示了“医学人工智能微笑曲线”,他说,这也是一个产业链的本质。整个医学人工智能领域里有四个场景,第一个是供给,即数据采集,第二是数据流通,第三是数据分析,最后是需求。数据交易的市场完善与分析算法的趋同,使得这两个领域附加值不断降低。虽然在数据流通以及交易上没有产生产业,但最后一定是垄断的部分,而真正的增值上最大的量来自于数据采集以及最后提供的个性化方案。
近三年,全球医疗+AI融资活跃度逐年升高,从国内外投融资轮次及时间分布热力图来看,中国跟全球的距离非常近,基本上实现同步走。
1.影像辅助诊断结合病理分析准确率高达99.5%,市场空间巨大(至少万亿),融资金额达到30多亿,创业公司活跃度高。
基于整个医学人工智能到底解决哪些问题,火石做了3层分类:第一类做基础层,包括海量数据、算法框架和存储与计算能力。第二是技术层,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象识别等。最后是应用层,包括药物研发、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疗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虚拟助手等等。
信息化和医疗数据的规模和质量推动了医疗健康的进步和发展。人工智能在医疗大数据领域的参与度非常之高。相比人脑,人工智能的优越性在于可以更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迅速找到一些特征和规律,在图像识别上,人工智能的优越性表现的特别突出。人工智能可以利用庞大的医学知识库和数据库,建立医生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7月1日,在第二届“中国光谷”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期间,由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办、火石创造承办、光谷健康智慧园协办的《医疗大数据与医学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圆满闭幕。
火石昨日发布的医学人工智能领域行业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AI研发中心(全球两个引擎——美国、中国),目前国内可统计的医学人工智能公司144家,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以及长三角地区。
图为论坛现场
医疗领域内众多专家、优秀企业创始人和资深投资人就医疗大数据与医学人工智能领域众多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各界大咖共同探讨分享典型创新案例,探讨行业未来发展之路,基于会议链接并促成更多优秀创新项目与资本,项目与大企业的精准合作。
国内医学人工智能图谱,火石做了九项分类,分别为:医学影像(25家)、智能机器人(9家)、虚拟助手(5家)、药物研发(3家)、辅助诊疗(41家)、健康管理(37家)、语音交互(8家)、信息化管理(25家)、其他(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