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共享经济和物联网,去中心化的机遇和思考
而在今天,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希望自己变成今日头条的模式,采取算法进行内容分发,内容平台会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公众号进行写作,然后由算法进行兴趣推荐,由阅读者进行内容好坏的评判,这也是非常典型的去中心化。很显然,去中心化的算法模式会比编辑人工审核模式要更有效率,在文章的过滤水平上也会好很多,在AI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人工审核模式在未来面临淘汰的危险。
在书中描述到,传统组织就如同蜘蛛,它的智力集中在大脑,只要你把蜘蛛的头去掉,蜘蛛就会死亡。而去中心化组织就如同海星,海星根本就没有头。它的智能分布在身体各处,一旦你打掉它身体的一部分,那个部分甚至可能自己再长成另一个海星。
小商帮科技在《共享经济到底都有哪些模式?看完这篇就够了》一文中,详细描述了当前共享经济的主要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共享经济天然具有“去中心化”的能力。
在未来,具有“好生意”本质的共享经济将会有巨大的投资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的文章《从宗教,茅台到共享经济,好生意的本质是什么》。
时间进入到2016年之后,共享经济和区块链的应用开始提速,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典型的代表就是共享单车和比特币,共享单车在过去的半年中涌入了数十家公司和上百亿美金的投资,而比特币则创造了8年数百万倍涨幅的惊人记录。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的狩猎水平和工具水平都不够发达,农耕经济尚未出现,如何裹腹是当时最重要的问题,饥一顿饱一顿是经常会有的事情。为了能够让大部分的人都有东西吃而不至于饿死,每个部落自发的会出现食品的配额制度,这样,就自然而然出现了“中心”,这个时候,中心是非常牢固的,神圣不可侵犯,每个人都必须依赖这个中心才能生存,除非发生战争。在这种模式下,你吃什么,吃多少,不由你自己决定,而是由“中心”来决定。
1、共享经济依然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年轻人
任何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年轻人,共享经济就诞生于年轻人的群体,这一群体的特点是:有非常强烈的创新欲望,有非常强烈的社交欲望,以及经济条件整体不宽裕。
这就决定了这个群体希望用最省钱的方法,来实现最“酷”,最有品质的生活目标。Airbnb的创始人因为穷困潦倒而出租了自己的床位,结果发现了民宿共享的巨大机会;共享单车因为其0.5-1元钱的骑车费用,使得年轻人纷纷投入其怀抱,每天大街上各种颜色的单车成为了城市的一道特殊风景。
但由于物联网的技术和标准争议比较多,当前的应用场景并没有足够丰富,因此,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很显然,我们当前的社会仍然无法做到“分布式”的结构,而正处在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的转变之中。今日头条在知识共享领域去掉了自上而下的推送中心,改为由阅读者投票选择的推送中心,这样,在今日头条体系范围内的所有内容提供者和阅读者,成为了去中心的结构,中心(内容提供者)不再唯一,而是多个中心,多个节点(阅读者)的结构。但总体而言,这种体系依附于今日头条这样的大型平台,而近日头条则是很多大型平台节点中的一个。
显然,作者在书中描绘的“共享型经济”包括诸多方面:物联网本身,共享经济以及社交网络。在这个物联网的展望体系中,“点对点”的去中心化网格结构取代了过去的中心化结构,每一个人都是“产消者”,网格化的共享经济取代了广播模式的中心化交易。
那么,这里面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些单位就会存在投资价值,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认为,在信用体系建设中,银行、保险、电信这样的国企,尤其是目前已经在做信用体系建设的单位,例如中国平安以及芝麻信用这样的民企等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甚至是肯定有机会参与其中,虽然征信的整体市场空间不算太大,但这背后的潜在价值是非常大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阿里巴巴密集的征信布局,到底有什么战略企图》进行查看。
在这种时代的大变革之下,你会发现商业的脉络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应的,我们的投资思路也需要发生变化。
物联网的网格化连接方式,天然就是为商业的去中心化以及未来的分布式结构做准备的,可以说,未来社会的物联网才是一切网络商业模式的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马云提出了“新零售”,在新零售的体系中,阿里巴巴提出了:“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重构人货场”,将以往的“经验供货”、“分渠道场景”以及“模糊的消费者”,变成“数字化的消费者”、“按需智能供货”以及“无处不在的消费场景”。
虽然有很多的竞争者涌入,不过,目前的体验上看,微博和今日头条依然是最为强大的。从算法体验上来看,微博的内容推荐显然没有今日头条做的好,而今日头条的社交属性则差了很多。可以看出,两者当前正在不断的互相融合,微博引入了更多的推荐算法,而今日头条则引入了更多的大小V做社交,未来,这两家公司之中诞生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社交媒体可能性非常的大,也有可能两家都会成功。
在传统经济中,商业模式是一种中心化体系。所谓的中心化就是一个广播模式,所有的用户都是围绕这一个主体进行,我们见到的大多数的传统商业模式都是这个类型,例如制造业、门户网站等等。
之所以是社交媒体而不是社交网络,是因为在目前阶段,社交媒体的变现能力更强,而单纯的社交网络比如微信等,在变现方面难度会大的多。
迅雷背后至少还有个公司,而电驴和BT根本就不属于任何公司。这种下载方式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人们自由下载,随意分享,既不打算赚谁的钱,也不用被谁管。像这样的情况应该关谁的电脑呢?更关键的是,每个文件都同时存在于多个电脑之中,哪怕你关掉一批也很难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可以看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和理念的去中心化,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而目前的共享经济体系,则依然需要中心,比如共享出行需要Uber和滴滴,共享单车需要摩拜,ofo等,共享民宿需要Airbnb等等,这些只是部分实现了去中心化,而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因为在去掉各种中心的同时,这些平台自身成为了新的中心。
以共享经济领域为例,在共享单车领域,以前的单车是以生产厂商为中心,代理商和经销商为下线的“广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层层加码,商品到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比出厂价格提高了很多,甚至有的产品达到了几十倍。
滴滴,摩拜,Airbnb、知乎等都是如此,以一个大的管理平台容纳更多的中小中心,然后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与这些中小中心一起,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体系。
而在区块链的理念中,这种“崩溃”的可能性则几乎没有,因为每一个节点的“账本”都会在整个网络中得到确认并生效,一个节点出现问题并不会导致整个网络的崩溃。
在理想的状态下,基于5G的物联网时代,加上AI技术的快速发展,初步的共产主义形态将会形成,而共享经济只不过是这一形态的初级阶段。其表现是将资本主义和去中心化中间的经销商或者中介给去掉,直接形成中心和网格节点的对接,并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之后,大大提升物品(包括虚拟物品,如知识)的使用效率。
而正是因为共享经济的年轻属性和低价属性,目前部分打着共享经济旗号做“高端”业务的公司是没有大量的业务基础的,比如之前的易道,本人也并不看好那一类的模式。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
3、社交媒体领域空间很大
不过,为新零售提供服务的公司依然存在投资的机会,比如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比如说传感器网络的硬件提供商,比如接入新零售体系的物流公司等。
而在共享单车的时代,消费者可以不购买共享单车,而统一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台使用单车,而共享单车的厂家可以直接跟生厂商提货,把中间环节都给消灭了。从共享单车的情况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共享经济会不断的“去中介”,而且不再是生产自行车的厂家来决定消费者的喜好,而是由消费者选择是否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台,选择哪一家的,而且消费者对于单车的群体意见决定着运营商对于下一批单车采购的款式和细节的重视,这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结构。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不断丰富,商品交易越来越发达,每一个生产厂家都成为了一个“中心”,而消费者是中心之下的节点。很显然,资本主义阶段的消费者已经有权从多个中心中进行选择,以食物为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食品而言,吃什么,吃多少,主要由自己根据消费能力和喜好进行决定,人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每一个“中心”弱化了不少。但此时,中心与节点之间,依然存在着层层的经销或中介组织,这种方式介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