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激辩车联网 产学研汇聚上海滩

2017-05-07 12:0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一妻当关 终末千年兽 农家妙媳妇儿 重生之超凡人生 自来也第几集死的 英特药谷 尤其的近义词 娱悦女性的舌技入门

激辩车联网 产学研汇聚上海滩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寇建东 上海报道

十一前的上海滩,乌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在浦东新区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报告厅内举办的2016上海(浦东)车联网峰会上,却是高朋满座、大咖云集。根据研究报告:到2019年,即短短的3年后,绝大部分的新车都将实现联网。如果说传统的汽车仅仅是驾驶者个人操控下的一个单体,那么在车联网时代的汽车,将变成一个无所不联、无所不包的巨大移动互联网终端。

中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

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是未来汽车产业新的引擎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电动车业内还有技术路线之争,有减少污染和能源危机的疑惑,但是智能化和网联化可以说对汽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现在不少车企都在积极探索车载智能系统的使用。一些有品牌和技术优势的车企反而显得保守,多持官方态度。这也是目前车联网、智能驾驶叫好不叫座,貌似热闹却积极度不高的原因。王侠认为,既然是大势所趋就不要犹豫不决,否则真的会给对手进行超越的机会。

王侠表示,智能和网联汽车能够从供给侧极大地拓展传统汽车企业的内涵和外延,汽车市场的低增速已经成为常态,对于销量的追求占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而以智能汽车和车联网为主的智能交通系统能够让车企改变单纯的追求销量的传统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追求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完善的交通出行方案和更多的服务价值,这实际上也是为汽车产业开拓了销售之外的新增长渠道。

车联网这一新生事物不能单靠某些企业个体实现突破,必须是社会性的统一行动。一方面车联网是一个社会生态,政府要及时规划和政策引导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企业要让自己的发展计划与国家层面的大规划步调一致。另外,车联网又是拥有整车制造商、产品制造商、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商、服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等不同角色组成的一个产业链,尤其是主机厂与网络运营商之间必须有效地进行业务的整合,打破壁垒,互相开放信息系统进行深层的合作,否则是难以建立起一个健康的车联网生态的。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不能单靠一两项技术的突破而是要靠一个技术集群的集体支撑,也不能简单地把手机和汽车的互联放大成车联网,如果通过手机就能解决的,汽车不应该叫做车联网。大数据、新能源技术、网联技术、自动驾驶、传感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甚至互为条件的。比如汽车共享和无人驾驶,就只能在车联网这样一个大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而以无人驾驶为代表的高端智能汽车的出现则可能给物流运输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并给汽车共享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

未来汽车的竞争是全价值链的竞争

智能网联技术对汽车产业已经带来了一些变化,比如娱乐系统已经从单一的车内娱乐向智能网联发展,而这种变化还在发生,将来也会发生。另外人与车的交互现在成为语音、手势的交互,驾驶也在发生人工驾驶向无人驾驶转变,同时我们也会看到现在整个服务的体验,从维修保养变成一种生活的服务,还增加一定金额的服务,所以汽车将会成为下一个最具商业价值的移动终端。

从技术角度而言,也存在一个转变。之前的研发是基于产品的定型研发,现在转变到用户叠加过程当中不断的研发,并且从传统的技术、车身、底盘等一系列技术,已经向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等一系列领域延伸。

从商业角度来看,目前汽车传统产业价值链体现在产品零部件的生产和服务端售后服务,现在智能网联到来之后已经延伸到服务端——一个是纵向的延伸,让用户整个生命周期不断地拥有更多有价值的服务。

所以,李伟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的竞争,不只是汽车产品本身的竞争,还是在价值链上的定位、在新型商业模式上的变更。而且以客户为核心的数据,会成为我们打造硬件的商圈,包括未来整个生态圈服务的基础。

对于未来,李伟建议:

第一,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需要大量用户进行工况场景的测试,这样才能保证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安全性。此外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

第二,必须考虑车联网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导航模块、V2X模块的协同和兼容。

第三,智能网联技术是跨行业、跨领域高度融合技术的集成大体,故需要联合专业材料供应商、通讯设备供应商、网络运营商、电商等一系列的产业,而且还有安全的体系,解决开放的问题,构建行业一定的盈利模式。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

移动互联网对整个汽车行业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第一个毫无疑问是无人驾驶。面对“无人驾驶以后大家可能更不愿意买车了”的疑问,李斌认为,无人驾驶后大家更愿意拥有汽车了。影响无人驾驶的无非是软件技术和地图的识别,以及激光、雷达等高性能感应装置价格的下降。这是一个规模经济,交叉点大体上在2020年出现。李斌预计,美国将在2020年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中国可能会晚两三年。而到2025年,全世界可能有四分之一的车都具备无人驾驶功能。这是一个趋势。

第二,移动互联网会加快电动汽车的普及,让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超过传统的燃油车。李斌认为,消费者并不是因为电动车省油钱而购买,其最好的体验是可以在家里直接充电。

第三,移动互联必然重塑汽车产业。以前汽车公司专注于制造,用户对其知之甚少,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零成本,这样的零成本带来的变化就是汽车公司会自己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用户交互的界面、内部管理的界面,反而把制造外包。

第四,汽车和用户之间因为移动互联网产生了更紧密的连接,所以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以外的部分需要增值服务,汽车公司就有机会去提供这样的服务。李斌认为,基于此,在未来汽车产业共享经济对应的是私享体验,这是移动互联、对汽车行业可能带来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