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病态”双十一:加剧电商企业们的焦虑
但是,这个规定细则其实是语焉不详的,天猫——或者说包括京东苏宁在内的所有电商企业——的操作空间是用活动规则进行风险规避,比如一家普通网店自然可以同时在多个电商平台开店并参与促销活动,但是仅是参与没有太大用处,想要享受流量盛宴的分配恩泽,必须通过签订独家交换位置,而签订独家则是全然合法的,亦不属于工商总局的执法范围以内。
华尔街:中国互联网的病态不止是“双十一”
就瓜分阿里凝聚“双十一”交易时机一事上,其实京东与苏宁属于同一阵营,与京东一致,苏宁同样将“提前嗨购”作为战术说服用户不必保持饥饿,从11月的第一天就可以享受同等促销力度。开放的市场不会欢迎独大的玩家,这种实质意义上的盟友关系,是京东在抗击阿里的绵长战线上唯一的优势。
阿里:厚积薄发还是积劳成疾
比如通过金融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杠杆,蚂蚁金融旗下微贷产品“花呗”刚刚宣布向女性用户额外提升人均5000元的消费额度,同样源于阿里联动内部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支持“双十一”考核的做法。而其双面性是促进消费与透支消费的争议,甚至会对淘宝的“双十二”活动造成拖累——淘宝希望通过另一场同类促销来满足无法进驻天猫的小微网店的需求,却总是发现社会消费力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后仍未恢复,促销刺激效果惨淡。
(来源:虎嗅网 作者:阑夕)
或许阿里应当庆幸每年此刻总有友商前来“碰瓷”,这种参与是对“双十一”的最大认可,癔症之患,在于传染。
自从阿里入股苏宁之后,刘强东与张近东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就更紧张了,据说昨天苏宁派遣前去京东位于亦庄的办公大楼绕圈巡游在逐层抄送上去之后获得了“震怒”的反应。
中国互联网相信“用户为王”,这是基于13亿人口规模的逻辑推理,在电子商务领域,“双十一”是最好的印证,只要拥有用户资源,即可完成密集人力才能办到的任何商业奇迹,这也是“用户驱动”的原理所在。
以及……
“双十一”临近,情理之中的“猫狗大战”转瞬变成意料之外的“鸡鸭同池”,又是某种近乎合谋同时寸土不让的公关热身,盛大迎接一年一度的消费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