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北斗+”助推北斗产业化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坤晟
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卫星(600118)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上,“北斗+”的概念成为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焦点。
“北斗+”就是“时空信息+”“位置服务+”,它是基于我国自主可控的北斗技术,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
北斗星通(002151)董事长周儒欣指出,“北斗+”包括三个方向:一是向上,加的是技术;二是向下,加的是行业;三是横向,加的是规模。其中,北斗产业具有渗透性、融合性、寄生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其应用无处不在,可以极其广泛地应用到很多领域。
近年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致力于推进北斗产业化,从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监管等方面积极助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目前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
目前,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起的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已纳入国家战略。北斗精准服务网率先推进,已经在全国9个省10多个城市建立了北斗精准服务站,并在中国城市燃气管网管理中展开广泛应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奥能源、北京燃气集团等企业已经陆续开展北斗精准服务站建设,并进行全国联网,已将北斗系统全面应用到燃气管理的各个环节。针对燃气行业的特性,北斗被应用到管网完整性管理、管线泄漏监测、管线防腐监测、管网应急抢修、管线智能巡检、管网施工管理、焊口及探伤管理等诸多领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燃气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城市燃气的安全管理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据悉,北斗在老年关爱、智慧城市、燃气管理、智能交通、驾考驾培、桥梁监测、授时服务、儿童关爱等领域均有示范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位置网服务联盟理事长孙家栋表示,北斗的民用化和产业化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简称“中位协”)最新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高速发展,总体产值达到1343亿元,较2013年增长29.1%。北斗应用占比进一步提高,国内卫星导航市场新增销售产品及系统超过80%已采用北斗兼容技术。
孙家栋指出,北斗自200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今天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五个年头,发射了19颗卫星,正在步入全球覆盖的新进程,北斗应用和北斗产业化在面临着新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
责任编辑: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