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国巨石:用“智造”升级制造

2015-10-29 12:1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不做豪门情人剩女不打折 藏家小说网 长风文学网 超级仇恨戒指 超级魔农逍遥录 冲喜王妃 穿越千年之不做王妃 穿越之绝世女皇 创客小说网 纯情校医 纯情校医全文阅读 大官人新吧 大鉴定师 大明春txt 大书包 大书包小说 大书包小说网

  据邵建松介绍,该仓储中心降低了成品收发货的人为差错率和破损率,节省劳动定员150人,人均提升效率40倍,节省产品损失费用200万元/年,降低仓储管理成本2800万元/年。该仓储中心的建成和使用,改变了巨石传统的仓储管理方式,优化了库存结构,提高了仓储管理质量,开启了玻纤仓储管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新时代。

  生产线上的智能化已经接近极致,中国巨石又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智能物流上。据邵建松介绍,去年年底,中国巨石建成使用了自动化仓储中心的立体仓储区,一个储存能力85176个货位的仓储区,日常的操作员工只要4人,16台双伸位堆垛机、400余台地面输送设备和4套触摸式地面人机操作站,通过总控调度系统统一调度分配,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化存取。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列为重要内容,这与中国巨石近年来的智能制造战略不谋而合。“当前形势下,原本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方向就是智能型增长。”中国巨石体系管理部副总经理于亚东表示,近十年的探索实践,让中国巨石走在了全国智能制造的前列。接下来至2020年,中国巨石将启动实施“大数据”智能制造战略,在智能生产、智能物流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制造再升级。

  记者发现,在中国巨石三分厂的生产车间里,一个个重达15至30公斤的成品纱团从生产流水线上完成自动贴标后,由竖着4组“手指”的机器人从传送带上搬下,自动堆垛完成托盘包装。“这个自动化系统就是中国巨石自主设计制造的,从最初的1组手指到现在的4组,经过反复改良试验,目前已经比较成熟。”中国巨石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邵建松介绍称。

  在尝到了自动化带来的甜头之后,中国巨石继续将“机器换人”工作推向深入,在2008年开始着手建设“两化融合”工程,探索智能生产。目前,该企业已经建立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管控一体化为核心,以生产制造智能化、IT服务智慧化为基础的“一核两基”信息化建设体系,不断实施自主创新,推进生产装备提升和技术改造,推动全面管控和清洁生产,在智能工厂的探索之路上越走越远。

  “以前,我们每隔3分钟就要去纱架上抱下20公斤重的纱团,一天下来负重有3吨多,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名现场操作的女工告诉记者,自动卸筒系统投入使用后,劳动强度减轻了不少,“只需要输入相关指令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都是机器人代劳。”

  走进中国巨石三分厂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数百台持续运转的络纱设备,只有几名操作工人在现场值守。固定纱架上的纱团用完后,操作工人只需要在身旁的“平板电脑”上输入简单的操作指令,一台自动定位摆放机械手将缓缓前行几米,取下备用纱团后,“转身”放置在设定的位置上,一气呵成。

  另据悉,目前,中国巨石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伴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东风,中国巨石的智慧工厂项目已扬帆起航。

  10月8日至11日,中国巨石第二十一届国际玻纤年会在桐乡召开。记者从年会上了解到,中国巨石计划打造国内首个玻纤智能工厂。目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大批“机器手”已经到位,跨出了打造智能工厂的第一步。

  事实上,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国巨石已经是嘉兴乃至全省企业的领跑者。早在2006年,巨石建成其全球最大的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之时,就运用了全自动物流输送技术,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劳动效率。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