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到邻居家串门——跟着总理在韩国急行军
10月31日到11月2日,李克强总理出访韩国并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是李克强作为总理首次访韩,也是中国总理时隔5年后再次访韩。3天、18场活动,记者再次跟着总理急行军,向尊敬的读者您全景分享总理的访问行程与成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韩国首都首尔,秋风送爽、叠翠流金的美丽深秋时节,中韩关系也迎来了收获的喜悦。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是好朋友。”这,已是李克强第四次访韩。
访韩前一天,李克强在韩国发行量最大的《朝鲜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更好续写中韩友好的千秋史话》。总理写道,我此访关注的议题大至宏观经济、小至一菜一汤,要推动两国合作好上加好,双方人民亲上加亲,更好续写两国友好的千秋史话。
大至宏观经济、小至一菜一汤。这一大一小,让人顿生好奇,且听慢慢分解。
(一)
李克强一抵达首尔,稍作休息后,便前往青瓦台与韩国总统朴槿惠会谈。一谈,谈出了规划两国关系的3个关键数字——“一、四、二”。
怎么讲?
“一”——坚持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方向。
10月31日,青瓦台欢迎晚宴,李克强总理说,朴槿惠总统听说我昨夜刚从外地返回北京,今天一早就来访问韩国,问我是否感到很累。我说,我感到很愉快,因为来到韩国有一种到邻居家串门聊天的亲切感。
中韩着力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将不断向实现共同发展、致力地区和平、携手振兴亚洲、促进世界繁荣的“四个伙伴”方向迈进。
“邻居好,赛金宝”。李总理此前访韩时讲过的这句话,让韩国友人牢记在心。有韩国舆论打趣,“中国总理的‘礼包’中究竟装了什么?”
“四”——推动中韩四项国家战略对接。
25年前,从中国威海至韩国仁川,“金桥轮”的一声汽笛,开启了新时期中韩友好交往的航程。短短二十几年间,中韩贸易额接近3000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近60倍。
李克强总理说,中韩经贸迅猛发展势头在世界上难寻先例。硕果累累,潜能巨大,共享红利,好邻居间有了这样的好想法:
——中国“一带一路”同韩国“欧亚倡议”对接。
李总理表示,中方支持这一对接,愿用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平台,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助力。
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韩国三星和LG品牌产品占据当地电子产品市场高达80%的份额,在大型购物中心,谜尚、菲诗小铺等韩国化妆品代理店正在不断增加。然而,韩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每周的直航航班只有5个班次,可提供的坐席仅为675个。
很大一部分韩国产品是横跨中国大陆进行运输。产品通过船只运送到中国江苏省连云港,然后通过“连新亚”定期货运铁路运抵阿拉木图。今年2月25日正式开通的这一铁路线,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对韩国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2013年,朴槿惠提出“欧亚倡议”,欲通过欧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扩大韩国的对外贸易。
此次,两国签署了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两者相互契合”,韩中经济协会会长具天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韩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并加入亚投行,必将为两国经济带来巨大推进作用。
“两者实现互补”,韩国青瓦台前外交安全首席秘书朱铁基期待,两项战略的共同推进,可以将东北亚和泛太平洋地区合作自然地联系到一起,各方合作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韩国“创造型经济”对接。
11月2日,京畿道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成为李总理访韩的最后一站。为何选择这里,距首尔近30公里的京畿道城南市?
“创造经济”,这是朴槿惠就任总统后最着力推行的经济政策。创造经济革新中心是政策孵化器,在韩国有18家,由中央政府协调大企业集团,采取大企业集团和政府共同运营模式,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和个人。
而这所革新中心,坐落在被称为“韩国硅谷”的盆唐区板桥科技谷产业园区,发挥其对口企业韩国电信巨头KT优势,主要培育游戏、物联网、移动通信等新型融复合创新产业,也扮演着创造经济进军全球市场的枢纽角色。
“一脉相承”,京畿道创造经济革新中心全球事业组组长金恩锡对记者说,中国政府双创政策扶持,李总理为中国创客站台,像北京中关村等创业基地充满了热情,孕育了不少成功事例。“李总理到来,让我们很兴奋”,在金恩锡看来,“京畿道”需要向“中关村”创造再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两国创新精神、政策的对接,将为彼此机构、企业提供更多“惊喜”。
其实,这一惊喜早已放在总理的“礼包”里了。此访,两国相关部门签署了关于创业创新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两国将在中国中西部共建“中韩创新产业园”。以其为示范,辐射中国最大回旋市场中西部,带动中韩开发第三方市场。
在此,请允许卖个关子,未完待续,请读者继续往下读。
——“中国制造2025”同韩国“制造业革新3.0”对接。
针对制造业,中韩两国签署了关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韩国“制造业革新3.0”对接合作谅解备忘录,聚焦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改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及绿色园区示范等方面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国制造业和未来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双赢。
理解起来是否有些抽象?如两国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需求、频谱和技术评估方面展开交流,联合研发5G标准,如制造用韩国机器人走入中国市场……
韩国世界经济研究院理事长司空一认为,对于传统制造业发展较强的韩国和中国而言,都需要在时代发展中顺应变化。中国“制造2025”和韩国“制造业革新3.0战略”的提出,寻求制造业和IT产业等融合性发展。两国政策实现对接,从过去主导垂直领域,向制造业各领域内水平分工发展,如研发领域,共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取长补短,将取得可观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