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珠海水生态文明建设呵护城市水脉
近年来,珠海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着力点,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树立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区域典范。
作为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珠海践行特区使命,从理念、制度、管理等多方位进行系统谋划,如打造海绵城市治理城市“内涝”、推出“河长制”强化河涌治理、推动“智慧水务”优化供水管理等举措,既体现了绿色、创新、共享等追求,对切实改善水环境、增进群众福祉、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正为全国水生态文明作出新探索。
理念创新 打造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走进珠海市香洲区前山北部永二村口的1号雨水湖,这里碧波荡漾,风光旖旎。这个今年5月建成的1号雨水湖建设工程总体布置与105国道排洪渠紧密配合,洪水来时可开闸收水,枯水期又可开闸放水补给周边河涌,可谓一举两得。
这是珠海建设“海绵城市”的最新探索。
面对日益加大的排洪排涝压力,我国正加大力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珠海的雨季较长,尤其是台风季会给排洪排涝的市政设施带来较大压力。因此,借鉴世界先进城市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珠海不断更新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在“海绵城市”上早已有所谋划。
目前,珠海正全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即通过对现有绿地、河湖及道路系统、小区绿地和分散式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整合,充分利用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蓄功能,提高城市的渗水能力,使水源得以涵养、田园得以保存、生态得以循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