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让人工智能变强100倍,英特尔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2016 年里,有几个产品让极客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完全自动驾驶的电动车:
▲特斯拉 Autopilot 2.0 演示
能够自动避障的无人机:
▲DJI 无人机自动避障
还有模糊现实与虚拟界限的「融合现实」眼镜:
▲在虚拟空间里投射出自己的手
而在这些科幻感十足的产品背后,离不开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领域: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既是通往未来的基石,也是当前技术发展的绊脚石。今天极客君就和大家来聊聊,目前人工智能的局限在哪里?又该如何破冰?
▲人工智能背后强大的计算机支持
人工智能的瓶颈
今年 3 月份,「围棋人机大战」第四局,在李世乭打出白 78 手之后,阿尔法狗(Alpha Go)频频失误,终于在第 180 手后投子认输。谈及阿尔法狗的败因,李世乭推测:
当 Alpha Go 应对没有预料到的一手时,它的能力会略微下降,可能会出现一系列 Bug。我能感受到 AlphaGo 执黑比它执白要下得更艰难一些。
也就是说阿尔法狗最大的败笔,或许就在于应对突发事件时,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韩国棋手李世乭
人工智能缺乏应变能力,背后的潜在原因之一是:
计算能力不足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英特尔。
2016 年 8 月份,英特尔豪掷 4.08 亿美金收购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Nervana System(当时这家公司已融资 2800 万美元),而三个月后,英特尔发表了全新的人工智能战略——核心产品正是英特尔 Nervana 平台,英特尔执行副总裁柏安娜表示:
英特尔有望在 2020 年前将性能提高 100 倍,从而大大加快新兴深度学习领域的创新步伐。
要知道,目前世界上 97% 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服务器都是采用英特尔的解决方案,而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让现有人工智能的运算能力提升 100 倍,将对人工智能业界将会产品极大的推进作用。
对英特尔本身来说,这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大买卖。
人工智能如何破冰?
11 月 30 日,汇集了国内外人工智能学者、专家的英特尔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召开,详细披露了英特尔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战略:
提供解决方案的蓝图
提供深度学习的工具与平台
提供优化型的开放框架
提供免费的数据库和语言
提供一流的硬件
英特尔将利用技术和产品上的整合优势,为人工智能提供全面且灵活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产品组合,具体包括:
构建于业界领先的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涵盖至强处理器、至强融核处理器、Nervana 平台和 FPGA、Omni-Path 网络、3D XPoint 存储等技术的硬件平台,结合英特尔针对深度学习 / 机器学习而优化的英特尔数学函数库(Intel®MKL、英特尔数据分析加速库 Intel® DAAL)等,和致力于为多节点架构提供卓越性能的开源软件框架如 Spark、Caffe、Theano 以及 Neon 等,及可推动前后端协同人工智能发展布局的 Saffron、TAP、Nervana 系统、Movidius 等工具和平台。
这些产品组合将帮助广泛的行业和企业更方便地获取、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应用,将人工智能潜能在各个领域中充分释放,如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体育、欺诈检测、生命科学等等。
▲英特尔人工智能论坛现场
有了英特尔一整套的技术支持,就算是初创企业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带来业务变革。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的强强联合,让英特尔的人工智能战略有了具象化的应用场景。
在游戏娱乐方面,你可以通过手势来玩电脑游戏:
▲手势操作游戏
在智能工业领域,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易地实现 3D 扫描建模:
▲进行 3D 扫描
甚至在医疗领域也有一番作为,利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能力,可用于鉴别癌症:
▲癌变组织图像
Geek君有话说
无论是智能工厂,还是无人驾驶汽车,甚至生命科学领域,人工智能都将大放异彩。显然,英特尔是想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全面又灵活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产品组合,从而巩固自己的芯片霸主地位。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
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表示:
英特尔将坚定地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秉承开放、协作、共赢的态度,通过灵活的端到端产品和技术组合方案的持续创新,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人工智能革命,充分释放其潜能以加速企业业务转型与惠及社会经济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生活和社会福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