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共创新世界
新华网北京11月24日电 24日,以“人工智能+共创新世界”为主题的科大讯飞2016年度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展示了科大讯飞2016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研发成果。轻松实现跨语言交流的的晓译翻译机、带来智能电视家居体验的超脑魔盒,赋予汽车智能互联系统的飞鱼助力等智能产品给科技达人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感官盛宴。会后,记者就人工智能相关问题采访了科大讯飞副总裁赵志伟以及产品经理荣幸。
新兴科技下的安全保障
晓曼机器人演示
发布会上,配音阁与客户服务机器人“晓曼”登场。配音阁致力于通过先进的语音合成技术为用户提供特色化、个性化的真人语音服务。机器人晓曼则结合声纹、人脸、远场识别等技术,可为银行提供人机交互金融服务。
随着技术的进步,声音的模仿与本体越相似,声纹密码的识别越容易通过验证。为规避这一风险,智能服务就需要相对复杂化,以晓曼为例,密码识别过程中所出现的数字不再是用户设定的固定密码,而是随机产生的一串数字。此外,在声纹识别的基础上,机器还需对使用者进行人脸识别,以匹配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同时,机器人在用户叙述数字密码时需对唇形进行追踪,判断唇形与所读数字的匹配度。合成器合成的语音信号虽然在听感上与本体相似,但机器人则可通过后台的频谱分析择真去假。
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粉碎
围棋大赛AlphaGo战胜李世石,深圳高交会“小胖“砸伤观众,科幻作品中人工智能觉醒后进行的大屠杀。2016年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愈演愈烈的热门话题后,带来的不仅是美好的畅想,也夹杂着负面的猜疑。
人类的恐惧感往往来自于内心对未知领域的不确定性。排解疑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现状。科大讯飞副总裁赵志伟认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程度还处于弱人工智能的阶段,相比于需要经过大量数据训练支撑出的优效认知智能模型,人类大脑的识别体系则更为灵活与精密。因此,像人类一样可将零碎信息综合、归纳与分析从而进行自主学习的机器人,在未来2-30年的时间范围内是难以实现的。
年度发布会上,科大讯飞所展示的人机交互之所以可实现高顺畅的时时交流,并非是人工智能获取了语言交流的意识能力,而是基于在特定的运营商场景下,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化。
人工智能单线的领域深化与人类智慧多面的知识积累,便是人工智能威胁论不攻自破的力证。
“AI+专业知识”,传统产业的革新
刘庆峰总裁讲话
恰逢人工智能学科诞生60周年之际,人工智能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中,数学原理得以证明。第二次浪潮里,首款感知神经网络软件问世。进入第三次浪潮后,人工智能踏上了与产业结合的征途。在日本,人工智能机器人走进医院为患者实施医疗看诊。在国内,科大讯飞的“晓曼”投入银行为顾客提供金融服务。“人工智能+传统产业=新产业”,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积极涌入教育、医疗、金融等传统产业中。
人工智能除了带来传统产业的革新,也带来了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革新。正如赵志伟先生所说,“农业革命解决了人类吃饱穿暖的问题,工业革命把人从繁重的体力里面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的革命所要做的就是“将人类从繁重的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去往更能体现自己价值的,更有创造力的工作上去”。
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每一轮变革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相较于传统科技强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优势,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智能机器人的软实力,即人机交互与机器人大脑层面,抓住“弯道超车”的机会,跃及世界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