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三星收购 VIV 超级智能平台,与 Siri 和 Google 展开智能助理三国杀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news.samsung.com
译者:王楠、刘小芹
新智元祝读者国庆节快乐!
AI World 2016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业界领袖回溯60年AI历史,全球对话人工智能未来挑战,权威发布2016世界人工智能名人堂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 国际大咖“视频”远程参会, Bengio 和李飞飞联袂寄语中国人工智能; 探秘讯飞超脑及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最强CTO与 7 大研究院院长交锋; 滴滴CTO与百度首席架构师坐镇智能驾驶论坛,新智元三大圆桌阵容史无前例; 中国“大狗”与"X-Dog"震撼亮相,龙泉寺机器僧“贤二”卖萌。
【新智元导读】三星今天宣布收购 Viv Labs,后者是 Siri 之父从苹果出走后新建的公司,Viv 被誉为目前功能最强大的智能助理,有着要连接万物,改变计算范式和电商模式的野心。智能助理市场如今群雄割据,各大公司都有了自己的产品。不仅如此,TechCrunch 主编分析认为,三星收购 Viv 更多是为了杀入人工智能主市场,加入巨头之间的战争。
这笔交易展示了三星对虚拟个人助理业务的重视,三星致力于在其所有设备和服务上提供基于 AI 的开放生态系统。Viv 的加入让三星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服务体验,包括简化的用户界面、理解用户的上下文,并为用户提供最合适方便的意见和建议。
Viv 由 Dag Kittlaus、Adam Cheyer 和 Chris Brigham 联合创立。作为收购的一部分,该创始团队将与三星移动通信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但仍将在现有的领导下保持独立运作。
“不同于其他现有的基于 AI 的服务,Viv 有高级自然语言理解能力、机器学习功能和战略伙伴关系,这将丰富我们的服务生态系统。”三星电子移动通信业务的首席技术官 Injong Rhee 表示。“我们与技术互动的范式开始转移到智能接口和语音控制交互上面来,Viv 在开发时既考虑到了消费者也考虑到了开发商。这种双重焦点也是吸引我们将 Viv 作为理想备选,与三星家电、可穿戴设备和更多的服务进行整合的原因。”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消费者现在希望与技术进行对话式的、个性化、有上下文的互动,可以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缝连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Viv 开发了一个全新的专有平台,专门用于扩展这种服务。
Rhee 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只用自己研发的技术革新。” Rhee 还告诉路透社,三星将继续寻求通过收购来加强其 AI 等软件功能。
Viv Lab 成立之初,外界就其能否独立将 Viv 推向市场及广大用户疑虑重重,也有人担心 Viv 会再次被巨头收购,落得跟 Siri 一样在大企业发展路线与创始人初衷不相符的情况。现在,Viv 加入三星,一家覆盖全球各种产品及服务的公司,也算是找到了很好的出口。
眼下,智能助理市场名副其实“群雄割据”——亚马逊在 2015 年推出了语音虚拟助理 Alexa,也为第三方开放了接口。而且,Alexa 不仅绕过了 App,还可以说是绕直接过了搜索引擎和智能手机:你能用 Alexa 在 Uber 订车,让它给告诉你实时路况信息、为你读新闻、报天气甚至学狗的叫声。与此同时,Facebook 力推智能助理 M,同样预计把后者做成一个用户和商家的接口。从事了几十年人工智能研究的微软,明确将其智能语音助理 Cortana 定位在商务领域,最近还推出了 Cortana Intelligent Suite,帮助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虚拟助理 API。苹果的 Siri 也在进化。还有谷歌,昨天才揭幕的 Google Home 会把 Google Assistant 发挥到什么地步,事关这家号称以 AI 为先的公司的存亡。
剩下的问题,看来就是三星能够以多快的速度和多好的效果将 Viv 提供给客户和用户了。
三星加入人工智能主战场的野心
Viv 将继续作为一家独立公司为三星和它的平台提供服务。Viv一直把自己标榜为Siri的更具扩展性、更强大的版本。
Viv的两个主要特色之一是它的相互关联性——其他类似服务例如Siri只是允许跨应用和服务的信息多个信息仓,Viv能让它们相互对话,成为用户命令链的纽带。这使得更多的对话和复杂的查询更接近人们实际的交谈。
特色之二是Viv后端系统的编程式属性。利用程序综合的“突破”,Viv称它的AI能够自己写代码来完成新任务。这种“软件自我完善”在其它许多垂直领域并不新奇,但Viv是AI领域大规模利用这项技术的先行者之一。Viv把这称作“动态编程阶段”,它能让Viv理解用户的意图,并创建程序来处理运行中的任务,哪怕它过去从没遇见过某项任务。
“不用编写每个指示的代码,你只需要描述你想要它做什么,”Kittlaus在演示后接受我的采访时说,“Viv的整体思路是开发者可以建立他们想尝试的任何试验。”Kittlaus离开苹果公司时,他曾写了一篇题为“Siri仅仅是开端”的文章,后来又写道Siri仅仅是“AI的寒武纪大爆炸”,使得技术让许多已有的或新的系统焕发新机。
Kittlaus 在接受采访时说,三星“无处不在”,这是 Viv 接受三星收购的原因。“他们每年卖出500万台。你问我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说了是要‘无处不在’。如果你看看现在的市场情况,以及我们切实希望扩展市场的决心,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对于在扩展的市场中使用这一核心技术的看法竟然如此一致,机会在于现在就是最正确的时间,三星是最正确的伙伴。”
当然,三星在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上,一直都在跟苹果进行斗争。不久前,三星的智能手机销量有小幅提升,但是,Galaxy Note 7 因为电池爆炸而被召回。
除此以外,三星在如何控制自己的软件命运上,也在苦苦挣扎。谷歌越来越成为一个直接的竞争者(至少在努力尝试)。不管它使用的是Tizen 或者是其他基于Android 的软件包,在拥有硬件和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之后,三星的未来都会更加光明,至少他不用在祈求谷歌进行软件的更新。
“这是移动团队发起的一笔收购,但是我们清楚地看见了这能给设备带来的利益”,三星的SVP Jacopo Lenzi 在一次采访中说到,“从我们的角度以及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这笔收购的真正的好处来自利用三星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收购 Viv 使三星能够直接与 Siri 和 Google Assistant 竞争。不过,Viv 尚未发布,也就是说目前还无法得知其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从过去一年看来,这类AI 驱动的助理将会成为移动平台的基本组成要素。苹果的 AirPods 与 Siri 之间的协作非常好,长时间佩戴也不会觉得不舒服,而且有了多波束形成麦克风,输入也变得更加准确。如果三星想在这里要拿出竞品,结果可能还没有 Viv 团队做得好。
尽管收购是三星移动集团做出的,但显然机会不仅只有这些。亚马逊 Echo、谷歌 Home 以及苹果筹划中的智能家居中枢都是很好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巨头如何为了在你的桌前占有一席之地而斗得你死我活。三星的这一收购还将直接影响各种家居电器。
当然,三星在 2014 年以大约 2 亿美元收购了 SmartThings。SmartThings 有近十件主要产品都能接入并使用 Viv。当然,三星还有洗衣机、电冰箱等家居电器。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愈发不再关乎“连接物体的网络”,而是确保每个设备都有某种微处理器,能识别、理解你所在的场景。用户正希望设备变得智能,而这种智能正是 Viv 能够驱动的大脑。
我特地问了 Kittlaus,三星会不会把 Viv 封闭在自己的生态系统里,从而跟谷歌的安卓或苹果的 iOS 竞争。Kittlaus 表示绝对不会,“系统和理念是尽量保持开放,让所有人都能使用。我们当然会充分利用三星在服务和设备上的优势,两者潜在结合将让体验变得更好。”
“从第一天起,我们的理念就是让 Viv 这个系统成为全世界都能接入并且使用,从开开创一个全新的市场,继网站、移动应用之后的下一代范式。”
有一个开放的系统,意味着需要把现在手头的东西扩展到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设备上。试想这将让 Viv 的影响力扩展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有很多信号表明,三星在“增加一个智能助理”之外,也在寻求更多的东西。当我问 Kittlaus Viv 会给三星的产品带来怎么样的分化时,他表示,“可以这么想,你已经有了这个庞大的应用生态圈在那里,你会发现我们慢慢地转移到应用程序之后的世界。”
“三星显然……为在那里占据领导地位做好了准备——到处都是智能助理,无缝互动和对话的商业,以及所有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事情——都需要一个主干,把这些加在一起,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让量变累计为质变的机会。
三星收购 Viv,可能与创建媲美苹果或谷歌的智能语音助理产品关系不大,更多的是找到一个在所有设备中都保持一致的语音驱动界面,从手机到家庭中枢、门把手到冰箱。这将使其跻身一个非常非常小的群体,这个群体里的公司都希望用 AI 抢夺并保留顾客。
三星的问题是:如果苹果、亚马逊和谷歌可以炒卖 AI,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责任编辑:王刚 HF004)
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