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探访海信智能交通实验室 以后公交挤不挤都知道
[摘要]像公交车到站提示,其实只是城市智能交通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它所服务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乘客,公交公司乃至城市管理者,都是这个技术的获益者。
腾讯数码讯(杜杰) 经常坐公交的人可能注意到了,现在很多地图/公交app里,都有公交车/地铁的到站提示了,而且路线在逐步扩充,这样你就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出行时间了。其实我第一次看到这功能的时候,觉得无非就是在车上装了GPS定位呗,但当我来到海信位于青岛的道路交通智能化实验室之后,发现这事还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等等,你可能会有点奇怪,做传统家电起家的海信,和智能交通有什么关系?其实一开始我也是一头雾水,直到参观实验室并且看到众多应用案例之后才发现,海信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还真不是一天两天了。
咱先看几个硬数据,2012到2015年,国内亿元以上的智能交通大项目海信的中标额占比42%,并直接把相关产品的价格拉下2/3。而海信的智能交通方案,包括智能调度公交车、智能红绿灯、对突发拥堵进行超前检测等,已经服务国内100多个城市。
智能公交有多智能?
像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公交车/地铁到站提示,其实只是城市智能交通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它所服务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乘客,公交公司乃至城市管理者,都是这个技术的获益者。
在海信位于青岛开发区的“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名字好长,据说这类国家级实验室,全国只有三家)当中,有一个很大的城市微缩沙盘,还有一面与交管中心“同款”的电视墙,进到这里就感觉好像是掌握了城市的交通命脉。
工作人员给我演示了一下所谓的“智能公交”到底有多智能。从最基本的原理来说,肯定是每辆车都安装了GPS,但是背后的系统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多了,从最简单的车辆以及路线监控(偏离路线会报警),到时间预估以及晚点预警(甚至会自动安排备用车,以免乘客等待太长时间),而且城市按照网格划分之后,还可以看出每个区域有多少车辆,如果某个区域的车辆过多,一方面是拥挤,另一方面也存在危险性。更令我期待的是,通过车内预装的摄像头,甚至可以判断拥挤程度,再通过手机app推送给乘客,以后大家坐车就能选人少舒服的车次了。
其实这套系统已经应用在很多城市的快速公交线路上了,比如北京的两条BRT线路就是用的海信的解决方案,作为乘客来说,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车次的到达时间,但实际上对于调度员来说,这套系统可以精确管控,并且自动处理突发情况,保证了即使在堵车或者备用车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调度车辆,这种细微的改变作为乘客来说可能还不是一时半会能感觉到的,但确实配得上“智能”二字。
道路监控也智能了
还有一个演示也是给我印象深刻,在那个大大的沙盘上,两辆模拟小车被放出来,其中一辆模拟犯罪/肇事车辆,这个时候遍布城市的监控系统会自动识别出车牌并予以持续监控,这辆车行驶到了任何路段,都会出现在屏幕上,甚至路口的信号灯会自动变红,阻止车辆前进。如果你在后台输入车牌,那么这辆车几点几分驶过了哪些路段,也都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