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132亿!上汽密集投资智能网联汽车
上汽自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功能模块已经成型,并且行驶了1万多公里。
在8月19日记者与汽车创新港联合主办的中国智能网联产业链合作大会上,上汽投资总经理陆永涛向我们介绍了上汽在投资领域的业绩。从2011年5月成立以来,上汽在汽车产业链的前瞻技术的孵化投资,包括产业链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融资、上市财务顾问、国内外并购、投资基金,特别是在固定收益和二级市场的布局已经完成。截止2016年7月底,资金管理总规模从2011年5.75亿发展至132.07亿。
2015年6月,上汽投资的第一家PE项目实现了上市,投资四年半就获得了4.66倍的收益,陆永涛为我们分析了他对于行业的洞察,以及上汽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有着比较长的产业链,作为主机厂希望更多的能从智能网联中挖掘客户价值,包括整车厂和软件服务提供商之间,手持终端提供商,互联网厂商的合作都是上汽集团比较看重的。
车联网的发展阶段,TSP在整个产业链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外TSP的发展比国内较为成熟,主要以整车厂商和移动运营商独立或合作的形式展开。而中国TSP目前发展较为薄弱,但其市场潜力较大,消费者需求也较为强烈,收益较高,是产业链众多企业争取的对象。
车载终端设备提供商向整车厂商、4S店或车主直接供货。由于传统汽车影音导航本身具备一定的客户群,而这些客户也是车联网产业的用户,因而在进入车联网市场已经拥有部分客户资源,在向车联网转型过程中亦较有优势。
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商一般向用户直接供货。因其承载了移动应用及其配套服务,在未来的车联网产业链中位于重要地位。目前领先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商已经开始涉水车联网,苹果CarPlay主要与整车厂商进行合作,其平台可与iOS设备联动。
互联网厂商在车联网市场仅仅是作为新进参与者,刚刚开始布局。当然由于汽车的封闭性,汽车厂商把控着CAN总线数据,互联网厂商可以做的应用还是受到较大的限制。因此目前互联网厂商仍然是以应用和服务为主,并最终以O2O服务实现资源变现。
上汽集团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布局
上汽集团在十三五规划里提出了技术方向“新四化”:
第一是电动化。在汽车的电机、电控、新型电池方面,产业政策倒逼集团往电动化方面发展。第二是网络化。上汽要在T-Box、蓝牙、WIFI、4G、5G网联化方面持续发展下去,包括与阿里联合开发互联网汽车。第三是智能化。通过大数据采集、挖掘、分享、建模,能够分享给其他不同的行业。第四是共享化。主要是指分时租赁业务。围绕车联网,上汽集团为了抓住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领域的机会,在包括用车、出行、物流、共享服务等领域已经有持续的投入和布局。在智能交通服务,智能家居服务、智能医疗服务,智能办公服务等领域也有一系列动作。
同时作为集成全球资源建设自主掌控的智能汽车产业链体系的主机厂,上汽在机器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V2X通讯及电子地图等关键领域也进行了布局,旨在掌握系统级及软件层面的核心关键技术。
上汽投资总经理陆永涛在大会现场陆永涛对记者称,站在基于O2O架构,跨界融合汽车、交通、通讯等行业技术,构建服务于“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及出行移动服务”需求的生态链角度看,整车企业除了生态链终端的传统业务、服务于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类售后服务之外,在云平台、大数据领域,在终端和服务之间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流通渠道”领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掌控的开发能力和产品服务能力。并且智能汽车是传统汽车制造业向“中国制造2025”转型的最佳抓手。
另据透露,上汽自行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功能模块已经成型,并且行驶了1万多公里。基于智能驾驶技术型谱,围绕单车智能化、多车协作智能化两个主线,以智能度三级的行车智能化为研究工作起点,上汽从战略技术及关键应用研究、核心零部件开发、体系能力建设三个方面已启动多个项目。目前初步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基于车车通讯的整车信息服务及安全控制、及若干针对客户痛点的关键应用,正在开发建设智能汽车测试及智慧交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