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瞄准公用事业智能化 金智科技创新产融模式谋扩张

2016-07-28 15:4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爱欲萌动 爱欲斑驳 218.10.232.45 211.67.131.98 细头银 爹地吃完要认帐 京a63448 www37iiicom 末世之鸡犬不宁 秀扎是什么意思 231se.com 猪网名 别动王的迷你后

    金智科技(002090,股吧)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先后收购BUL-GROUP、领步科技、中电新源,参股南京城建隧桥,近期又启动入股中国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租”)的定向增发计划。公司表示,要抓住为数不多的时间窗口期,通过产融结合的资本运作方式撬动大额投资,快速在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等公用事业智能化领域实现扩张。

    分析人士指出,“探索不影响资产结构的经营性租赁模式”、“三倍于普通融资租赁杠杆”是金智科技拟跟中金租合作的最大看点。金智科技规模不大,选择这样的方式,有助于短时间内扩张业务,并为业内带来全新的产融结合模式。当然,考虑到大环境和经营性风险,金智科技未来的项目挑选和运营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找到撬动资金杠杆途径

    2015年11月20日,金智科技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27.23元/股,向昌颐投资、建信基金、龙尊投资和控股股东金智集团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876万股,募资总额不超过16亿元,用于对中金租增资。

    公司此次募资系参与中金租第一步增资计划,拟投资金额预计为15.43亿元,第一步增资完成后,公司占中金租增资扩股后的股权比例为22.22%。至于第二步增资计划,新的拟出资人及出资时间待定,第二步增资计划完成后,公司拟占中金租增资扩股后的股权比例为20%。

    从资本运作角度来看,金智科技近年来扩张节奏明显有加快。公司今年4月刚刚完成上一次定向增发,再加上今年的四笔收购,公司的落子频率可见一斑。我国新能源等绿色产业未来年投资需求逾2万亿元,政府仅能支持10%-15%。而融资租赁将为产业提供有效支持,减轻企业重资产困境。成立逾两年的中金租,第一大股东为“天津新金融”,目前其已在新能源、智慧城市、交通、医疗等多个业务板块开展业务,获得银行总授信已达到300亿元。

    金智科技董秘李剑介绍,公司之所以要选择入股中金租并与之合作,主要是缘于公司的新业务成长,特别是今年公司新能源板块投资力度很大。“金智科技的长处在于有自己的设计院,也可以做EPC(项目总包),公司本身在电力行业浸淫多年。但是短板在于资金,比如一个风力发电厂,总投资额4个亿是标配,而金智科技现在的净资产才10个亿,无论是发股也好,发债也好,都是肯定不可能做大规模的投资的。另外,在当前的阶段,把公司的资产搞得过重风险太大,尽管面对的下游都是重资产领域,但金智科技的核心还是一个软件企业,财务结构受制造业的影响不大。”

    “在公司不具备重资产运营管理的基本前提下,企业的融资渠道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个是信贷,这需要我们的担保能力足够大,但经过测算,做2-3个项目,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就会偏高。”李剑表示,“另一个是考虑跟基金的合作,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最后我们发现通过融资租赁做这个事情比较适合公司,能让资本与我们的设计能力、EPC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传统的融资租赁,虽然设备所有权在融资租赁公司,但资产仍然在贷方的报表中体现,因此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报表结构的变化,公司仍然会变得资产很重。金智科技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公司目前想积极探索的是经营租赁模式,经营租赁模式是由融资租赁公司出资设立平台公司,以平台公司与经营租赁方开展合作,双方共享投资收益。“中金租的优势在于有金融牌照,融资渠道较多,综合融资成本较低,融资杠杆最大可以放到12倍。而一般性的融资租赁杠杆最高只可以做到4倍左右。”

    “通过此次定增,公司拟对中金租进行增资,通过增资,中金租的资本实力加大,对应的可投资资金规模也同步较大幅度扩充。双方已经达成初步意向,拟通过资本层面的紧密合作,带动双方业务协同性的加速推进。我们希望业务层面的协同性和资本层面的合作能同步推进,争取尽早形成实实在在的投资效益。”

    致力智能电网垂直布局

    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力,短期内看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金智科技的业务结构。今天的金智科技,最大的业务标签在于在智能电力领域,包括新能源发电、火电厂、输变电、配电自动化及保护、电力工程设计与总包,涵盖了除用电智能化外的智能电网各个产业链。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公司的起家也是从电力系统的最前端发电端开始做起的。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和业务合作,公司逐步完成了在智能电网领域的覆盖,形成进口替代。某种程度上,金智科技的由小变大,可以反映出我国同类型企业近年来的一个基本发展路径。

    金智科技在上市前,早年从事的是发电端的快切系统。电厂在发电端有时需要完成从高压到低压的快速切换,如果快切系统不合格导致缓冲环节出现问题,轻则将对电网构成物理性冲击,重则断电,影响供电安全。快切系统是一套软硬结合的系统,核心在软件,原先主要依靠进口,如美国通用,西门子等。

    “快切系统好用不好用,当场一实验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且当时公司的同类产品价格与进口产品相比有明显价格优势。于是,很快打破国外垄断,公司很短时间在这一块做到了业内龙头,市占率最大的时候达到90%以上,基本把全部覆盖了。”李剑介绍,公司在发电领域的短板也开始暴露,由于快切系统并不是消耗品,且当前我国的环境也不再适合新修大型电厂,因此该项业务的成长性不免受到挑战。“目前该类业务收入一年在2亿元出头,主要的增量来自于火电及新能源领域的新建电厂,及石化等行业的新建电力系统,再加上原有客户的更新改造。每年该类业务会形成比较稳定的20%的增长,超预期不太现实。”

    而从当前的业务结构来看,说配电领域是金智科技电力板块的核心业务并不过分。这与金智科技的发展及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投入是密不可分的。

    公司该类业务的第一个重要时间点是在2007年,公司中标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示范应用工程――天津陈甫220kV智能化变电站工程。这是国内第一个全智能的数字化变电站,该项目于2009年开始正式投运。李剑介绍,智能变电站的特性首先是无人值守、全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管理,第二是有了故障可以自动修复,通过预留通道等方式来实现。目前和金智科技处于同一业务水平的主要还有四方电气以及国电南瑞(600406,股吧)集团旗下的南瑞继保等。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