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互联网+人工智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林金龙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将实现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机器人将成为最主要的制造装备之一,“制造装备的智能化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要条件,将会降低制造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日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此次《方案》出台有哪些亮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王晓明认为,此次《方案》的出台与之前出台的促进3D打印产业和机器人发展等相关措施都属于“互联网+”大体系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新经济范畴来看,“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又一个重要领域,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带动和促进作用。
接受采访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发展好人工智能,首先要支持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注重研发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在此方面可能会遇到与国外相关的知识产权壁垒,因此,只有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器件,才能保证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方案》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方案》的出台可谓‘目标高、方位全、措施全’。”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教授林金龙看来,目标高,即《方案》着眼全球产业: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方位全,即《方案》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标准、技术研究、公共服务和重点应用领域,涵盖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保证我国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措施全,即体现在《方案》确定了9个重点工程,并从资金支持、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组织实施6个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其次,可以加速传统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林金龙说,互联网技术为传统人工智能系统提供更大范围、更实时的数据和知识支持,可以提高系统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使人工智能产品进入实际应用,扩大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大战略下的一部分,目前大多初创公司都是以点状形式在探索,如何在整个大的体系上和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进行有机整合,还需要制定明确的标准,找出商业模式,通过可视化和可理解的产品输出,更好发挥其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落实《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日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此次《方案》出台有哪些亮点?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哪些影响?就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此外,王晓明还建议,人工智能属于新经济、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一方面要把握好人工智能的定位,虽然其可以作为独立的产业,但是异军突起是不可能的,需要与传统产业和社会经济以及生活方式相结合,以提高服务效率来获得回报。
在王晓明看来,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层次阶段,本质属于信息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范畴,具有产业属性和工具属性。一方面,人工智能本身作为一个产业,需要靠芯片等硬件和数据算法等软件来实现,把信息以可视化、易理解的语言呈现,从而服务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由若干技术构成,作为工具,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应用价值。
作为“使能”或“赋能”技术,林金龙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将会对多个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产业、传统人工智能产业、传统电子产品和装备制造产业四大领域。
以切实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