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北斗在人间:聚焦北斗导航系统的大众化国际化应用
融合化呈现“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的新业态
全面走向大众应用,市场的推动力量同样令人瞩目。近年来,通过组建国家队狠抓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北斗自主可控产业链,国企民企投身北斗产业的信心大为提振,热情日益高涨。当下,随着北斗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等技术的发展,北斗产品正全面走向大众应用。
互联网+时代,数据在云端,用户在网上。北斗系统作为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与新兴信息技术的跨界融合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2012年底,北斗系统正式向全世界公开宣布提供服务,服务区域是亚太地区。运行3年多来,系统保持连续稳定运行。例如要求的可用性指标是95%,现在已经达到了99.996%;连续性要求是99.5%,如今已经达到了99.986%。
“北斗系统的性能优良,运行可靠,使用令人放心,目前已经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第三个卫星导航系统。”冉承其介绍,“带北斗功能的产品,已经输送到全球30多个国家,技术合作比这还要更多一些。跟正式提供全球服务的GPS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相比,总体性能是相当的。”
从“小众”到大众,技术的不断创新是重要推动力。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近年来,随着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高精度卫星钟等关键体制和技术的全部攻克,北斗系统的星座稳健性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融网络,重点推动北斗系统与蓝牙、宽带移动互联网、有线互联网和卫星通信网等融合,实现“北斗地基增强网+高精度位置服务网+宽带移动互联网”互联互通,使北斗时空信息传输更快、位置更精、图像更清、用法更巧;
——融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产品,是未来北斗应用的最大市场,重点推动“北斗导航+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一体化芯片研发,打造多功能融合的信息终端产品,实现一个终端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