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Tristan:交互设计师,似乎是命运的安排

2016-06-15 15:5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鹏程狗友 丹61库珀 恶魔的贴身保镖 绝爱之小受皇后 风起兰芳 舍金娜 品性堂 howyouremindme 神霸天机 迦南诗选1486 信封大师 易升书苑 虚灵魔术师

  作者:留学咖啡馆

  访谈时间:2016年6月6日 - 6月8日

  Tristan,杭州人,香港理工大学工业设计本科,交互设计研究生,毕业后在香港某科研机构工作了5年,现就职于腾讯,是一名交互设计师,负责Qlippie(装扮穿戴式摄像机)项目。

  Tristan觉得自己行走在交互设计的道路上,似乎是命运的安排,是一个契机。现在每一天于他都是一个挑战,完全踏出了他的舒适范围。

  访谈实录:Tristan的故事

  1

  2004年,我考上了浙大,但我一天都没有去读。浙大的招生办老师说香港理工大学有申请奖学金的机会,问我要不要去考一考试一试。当时,那些香港的大学并没有开始普招,清华北大浙大这样的一线学校,都有自己对应的一个香港合作学校,会送自己的学生去那边就读。浙大对应的是香港理工,两所学校之间有一个协议,每年提供10个左右奖学金的学生名额到香港理工,毕业时拿香港的文凭,而不是浙大的。

  大概有50-60个人去考,有几个和我一样杭二实验班出来的学生也都去考了,他们的笔试成绩比我好,但笔试只占一部分,我们还需要通过面试、英语口语测试等等,看的是综合素质。我考上了,其实当时我连香港理工大学是什么学校都不知道,老师也只是听过。香港出名的是两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当时我高中数理化挺好的,偏向于选理科,加上当时香港理工提供全额奖学金,我就去了香港理工。就这样,考上的 10个人就被送了过去,感觉像是被卖了过去了似的。

  2

  2004到2008,4年的时间我都在香港理工学习,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感兴趣的专业--工业产品设计。选专业我还是挺理想化的,因为也不知道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就用了排除法。我以前是理科实验班的,数理化还是不错的,但是我无法想象自己在实验室里面,披一个白大褂,算着什么东西,就先把这个给排除了;然后我对金融类的工作并不喜欢,觉得枯燥,就排除了金融类的;剩下的便不多了,就只是设计,以及我的第二志愿--兽医。我记得当初去面试香港理工时,面试官问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一个专业,我说“假设你在马路上面走,看到前方的栏杆、垃圾桶、或别人手上拿着的东西,是你设计的,应该会觉得很伟大,因为觉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的行为习惯。”那个年龄阶段的我,是这么想的。

  2006年的暑假,还在读本科的我,有幸在飞利浦设计室当了3个月的交互设计实习生。香港理工大学会要求大三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实习,而学校和企业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会把职位集合在一个excel表,列举了一系列公司的实习空缺。学生照着列表,找自己感兴趣的去应聘,我当时应聘的就是飞利浦。Philips design是当时亚洲最好的一个设计团队,能进去就不错了,所以不管是不是工业设计的岗位,我也想进去试试。当时经济还可以,所以那个时候飞利浦香港的设计室里面有许多优秀的设计师,还算挺国际化的一个团队,但现在不景气了,貌似是散了。

  但这一份实习也为我后来的研究生抉择和现在的工作奠下了基础。我感觉人生有人生的奇妙之处,虽然当初因为Philips design的实习不是工业设计的岗位有一点遗憾,但现在来说,当时算是我人生的一个启蒙和转折。接触到了交互设计之后,发现交互设计是一个社会的趋势,是产品设计未来的方向,任何东西都会被智能化、交互化。

  3

  2008到2009,我就留在了香港理工,用他们提供给我的奖学金,继续读研究生。当时大三的时候有去美国读研究生机会,但是算下来费用太高,便决定留在了提供奖学金的香港理工。申研究生的时候,是有一个工业产品设计研究生学位,和我本科专业对口。但是我当初去试听了工业设计的研究生课,发现工业设计研究生课与我本科学的重合度太高,认为读完了这个研究生,可能新的东西不会太多,而我当时是想学新的东西,想拓展知识面,就选了交互设计,当时并没有考虑到交互设计是不是潜力股这个问题,也没有想到现在这个专业会成为这样一个热潮。

  再实在一点,那时学习交互设计还有一个动力是钱。本科时,获得下一年奖学金的前提是每年都达到一个GPA的要求,没达标,就没有奖学金,没有奖学金,我在香港就活不下去。大学毕业也是,没有了奖学金,香港这边的房租贵,不马上找到工作,我也活不下去。不是有句话嘛,“财政自由之前,说什么都是扯”,当时的逻辑思维就是这样的,研究生提供的奖学金,促成了我继续学习交互设计。

  算是命运吧,当时交互设计的概念刚刚出来,我刚好踩上了这个时间点。互联网的兴起,传统的工业设计没有那么吃香了,反倒是交互设计,发展的很快。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你拿哪个牌子的手机,用的都是APP,所以这个手机和那个手机的工业设计基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区别的反倒是那些在屏幕里面的东西了。这个时代,看中的更多的是屏幕里面APP的用户体验以及APP的交互呀什么的。

  4

  研究生学习交互设计,在当时没有什么资源可以借鉴的,但是当时年轻,倒没有什么说思考东西思考的那么完整。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思路比较偏向于往新的,不太安全的地方去发展,觉得还挺刺激的。这一份刺激发生在做一些自己不确定有什么后果的事,发生在决定的那一个时刻。那一刹那,是刺激的。运气的是,无论是工业设计还是交互设计也确实在我的兴趣范畴之内。

  交互设计本身并不算是刺激,不过学下来以后,比我原本预期的学到的多得多。可能跟当时的老师有关,跟我也挺聊得来的,我十分想要和他学东西。真正选了交互设计,与他也是有极大的关系的。他讲解的十分透彻,比如有人会问,“交互设计和工业设计本体的区别在哪里”,他会从设计学科的最根本开始帮你理清,在怎么样的一个市场、技术、经济条件之下,便会有怎么样的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出来,所以才会有所谓的交互设计、工业设计。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