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国家电网 庞骁刚:凝聚数字之力 构筑智慧电网
2022年9月13日上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同志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通报了中央关于庞骁刚同志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庞骁刚,1972年出生,现年51岁,毕业于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学历,在两大电网均有工作经历。
2022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数字化工作将要抓好六方面工作:加强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加强数字化建设统筹协同,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数字技术支撑,加强企业中台建设运营,加强网络安全与系统运行,加强党建引领与廉政建设。
庞骁刚在今年公开发言中多次提到了电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且对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寄予了厚望。北极星输配电网 整理了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2月15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年数字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庞骁刚在会议上表示,站在新起点,要把数字化工作放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数字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保持定力,准确把握数字化工作的价值方向,更加注重赋能电网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建设、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管理技术结合推进和数据要素赋能。要找准路径,深刻理解数字化工作的推进策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打牢“稳”的基础;在安全合规上下功夫,守牢“稳”的底线;在精准赋能上下功夫,找准“进”的方向;在队伍培育上下功夫,练好“进”的内功。
9月6日,二〇二二智能经济高峰论坛庞骁刚发言摘编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国家电网高度重视推进数字化转型,凝聚数字之力,构筑智慧电网,利用数字技术对电网生产、客户服务、企业经营进行全链条改造,深挖电力大数据价值,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水平。
以数字化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利用先进数字技术实现对新能源发电全息感知、精准预测,有效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在电源侧,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台;在电网侧,建成世界首个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在负荷侧,打造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有序接入负荷资源。
以数字化促进客户服务创新。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电力便捷服务、精准服务、智能服务水平。打造“网上国网”平台,“线上办、互动办、透明办”成为办电新常态。建成全球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为用户绿色出行提供服务。
以数字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经营管理全过程实时感知、可视可控、精益高效。打造新型资金管理体系,实现现金流“按日排程”;建成现代智慧供应链,实现物资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以数字化服务社会治理。发挥电力大数据覆盖范围广、价值密度高、实时准确性强等优势,推广电力看经济、看环保、看“双碳”等大数据应用,服务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国家电网将统筹发展与安全、速度与质量、成本与效益,全力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9月8日,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业委员会启航仪式暨2022思极生态大会
国家电网副总经理庞骁刚表示,当前,能源电力发展面临保障安全可靠供应、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和输送配置的枢纽平台,提高电网数字化水平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现实需要。国网信通(600131)产业集团牵头成立能源数字技术与产业专委会,对促进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赋能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月27日,庞骁刚署名文章《电力计量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赋能》(来源:人民网)
《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15年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总体谋划和部署,为加快构建国家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指明了方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作为全球供电范围最大和供电人口最多的公用事业企业,计量已成为电网运营管理的基础,更是电力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电力计量为国家电网计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变革、供电服务水平的跨越式提升、计量技术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国家电网将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目标及重点任务,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探索电力计量工作新思路、新模式,进一步加强电力计量基础研究、深化电力计量应用支撑、强化电力计量全过程监督管理,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赋能,为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赋智。
计量管理现代化实现公平公正精准计量
电能表是国家电网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资产,同时也是《计量法》规定需要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如何保障电能表管理的规范,考验着国家电网的管理水平。国家电网大胆改革创新,设立国网、省两级计量中心,确保人、财、物等各类资源靶向聚焦计量管理薄弱环节,推动实现计量管理现代化,助力公平公正精准计量。
一是计量器具标准化。2009年,国家电网颁布智能电能表系列企业标准,对电能表的外观型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进行了创新设计和规范统一,获得了2014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为国家电网计量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有力推动了我国电能表产业快速升级革新。
二是计量检定自动化。为提高电能表检定效率,保障计量公平公正,国家电网自主创新,攻克了自动化检定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世界首条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截至2021年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建设投运293条自动化检定流水线,每年可检定6600余万只电能表,实现了电能表检定模式“由分散到集中”、检定方式“由人工到自动”、检定数据由“线下到线上”的革命性跨越,做到了每一只电能表质量精准可控。
三是运行监测实时化。2019年,为进一步掌控每只电能表的运行状态,国家电网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了电能表在线监测与状态评价试点,实时评价每只电能表的运行误差,精准定位异常表计,变“固定周期检定”为“实时失准更换”,实现了误差超差表计的快速发现和更换,避免了电能表长期带病运行,更好地保障了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
四是资产管理线上化。国家电网在所辖27个省公司统一布署上线计量生产调度平台,实现了电能表采购到货、设备验收、检定检测、设备运行、资产报废等环节的全寿命周期闭环管理,精准跟踪每只电能表的生命轨迹,大大提高了国家电网计量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精益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