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万师傅平台全场景智慧方案 赋能智能家居生态建设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近年来,智能家居以其智能化、便捷化的家居体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应用落地较为成熟的领域,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包括设备、系统和服务消费在内的支出总额接近960亿美元,且在之后的5年(2018-202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到2023年将持续增长至1550亿美元。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我国智能家居企业高达64万多家。
无疑,智能家居在我国家居市场的发展势不可挡。然而,在智能家电风行的情况下,我国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仅为4.9%。隐藏在巨大市场规模下的发展难题不容小觑。
智能家居发展挑战
智能家电与传统家电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运用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可以通过联网远程操控,并不需要身临其境,靠遥控器传感。如智能摄像头、智能热水器、智能冰箱等产品,都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操控。
然而,由于智能家居品牌众多,消费者使用的产品极大可能不同属于一个品牌,这就需要同时下载很多应用,增加操作难度。
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同智能家电产品之间的共同共融实际上还未完成。当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生态多以APP或者智能音响等产品为入口,看起来是将智能家电融合到了一个场景中,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家电之间还是彼此独立无法联动。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智能家居产品,无非是为了解放双手,享受更便捷、更超前的生活;同时充分利用居住空间,扩大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而智能产品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导致消费者很难体验到智能产品带来的便捷。
因此,搭建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场景,实现智能家电之间的互通融合,是智能家居品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场景化搭建模式
部分走在行业发展前列的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智能化场景搭建。
小米、美的等品牌采用“双向开放”的模式,既向市场输出可适配其他智能家居生态的家电,自己本身的生态也允许不同品牌的家电进入。
而海尔则选择了另一种业务模式,即采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不仅为消费者按需搭配智能家电,还提供了配套家居服务。
智能家居场景的搭建虽然不易,但带来的好处也与拓展难度成正比。美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末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同比增长6%,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疫情带来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而在这其中,智能家居场景的增长功不可没。
智能家居场景落地
无论是兼容并包的“双向开放”模式,还是按需搭配的独立模式,要想占据一方市场,就不能只推产品,而是要搭建完整的智能家居场景。一方面,智能家电发展的大方向一定是全场景产品,并非是单一产品迭代升级;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生态建设是智能家电存在与普及的前提,只有整个智能家居生态建设完成,消费者才能感受到更加便捷、智能、一体化的智慧生活。
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居民接受度的提高,智能家居产品的消费群体只会进一步扩大。品牌方如若想通过自营团队完成消费者家中的智能家居场景搭建,人力成本过高,也难以做到覆盖全国家庭。
对此,海尔采取的业务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痛点,与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达成合作,根据自身产品与用户需求制定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市面上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有万师傅家居服务平台。
据悉,万师傅平台现阶段已全面布局智能家居市场。针对热门智能产品,平台定期组织相关延展技能培训,建设一支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兼具的新时代家居服务者队伍,保障消费者能够持续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平台根据不同品牌的定制方案制定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家居企业实现全品类产品全空间高效落地。
借助第三方服务平台的服务系统,品牌方可以收集更多的使用数据,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消费者洞察能力,通过分析、评估、预判消费者偏好,不断进行产品迭代与创新;另一方面,在产品的升级优化中,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也将愈加完善,从而反向吸引消费者,加强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生态的依赖程度,扩大品牌效应。
结语
智能家居虽成主流趋势,但尚未迎来高速增长期。智能家居品牌的扩张仍存在众多挑战品牌想要重塑市场格局,既要更加聚焦消费需求,也要从需求侧出发进一步激发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企业始终依靠贴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打开市场,因此需要不断革新技术、优化使用体验,或许在突破技术瓶颈的几年后,智能家居产品也能像传统产品一样成为“刚需”。
(责任编辑:董萍萍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