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发挥推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优势 加速助产业转型升级
原标题:发挥推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优势 加速助产业转型升级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转型升级”有着不同的探索、也有着不同的实践,但都奠定了发展实体经济、产业优化布局、走产业强国之路的基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关举措。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那么,对于以产业发展立足、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大强”而言,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成果,又将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呢?
从需求入手,应用与创新不断优化进步
任何产业都离不开用电,而电本身也早已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自“十二五”始,江苏就把智能电网列入十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并着力推动产业不断升级。南京江北国家级新区“十站合一”综合能源站、无锡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云平台、泰州数字孪生电网智慧运检体系、连云港全域海岛智能微网……江苏能源互联网第一批67个示范项目多点开花,融合了20项关键技术,并在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网创新技术与应用攻关等方面积累了众多成功案例和发展经验。
今年2月9日,由江苏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变电站超级电容微储能装置在南京江北新区正式投运,该设备可有效提升南京江北国家级开发区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成为省内最具代表性的“产业重器”之一。去年9月,江苏电科院胡成博作为牵头负责人拿到了“传感器低功耗安全连接”全国国网系统内首批唯一的省级“揭榜书”,“过去几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电力设备量测用传感网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制订。今后我们将加快开展无线传感网自主化器件、轻量化安全加密、宽窄融合传感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为产业发展助力。” 胡成博说。
2020年,江苏软件和总裁周红卫说。
而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当属徐工集团。从工程机械到高端装备制造再拓展延伸至现在的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徐工一直在引领制造业的进化步伐,各类大型工程机械的调度与统计,更是为在“火神山”建设中展现出的“中国速度”提供了强大支撑。“未来的大型设备和其他设备的计算,有可能大部分数据在边缘层解决掉,到2025年可能通过边缘计算连接的设备达到80%左右,未来边缘计算会推动工业互联网上云上设备的速度。”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张启亮说。
先一步探索,变革红利提升整体影响力
如今,提到苏州,很多人除了记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外,第一时间还会想到生物医药。放眼国内,少有像苏州这般明确将生物医药列为“一号产业”、集全市之力来发展的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自2006年起布局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形成从孵化、中试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集聚了自主品牌企业1200多家、外资企业200多家,产业年产值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去年,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路演赛事“创客中国”将生物医药的专场赛放在苏州举办,而在比赛开始的前一晚,一个名为“新药创始人”俱乐部的组织就将全国各地的参赛者邀请到一起,并邀请了日韩、美国、新加坡等地药企在华CEO、研发负责人、医药投资人等做经验分享。“这是一种氛围,比如他们之中有人是连夜从广州和上海赶来的,大家在探讨方向性的东西,比如肺泡的盥洗、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等,都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俱乐部的冯丹回忆说。
在常州,中航锂电近期迎来了各类参观考察者,来自福建、河南、江苏本省的参观者中,既有商务团队,也有政务考察学习的。伴随着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中航锂电先期入局、提前布局,动力电池装车量稳居全国前三,营收保持高速增长。而依托这个全球性的风口产业,常州也打造了金坛、溧阳两个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汇聚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超过40家。溧阳市副市长赵明就表示:“这两年,我们体会到了龙头企业、龙头项目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打造优势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制定‘电动溧阳’政策,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产业影响力。”
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江苏重点、优先布局发展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中,有9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占到了全国的1/5。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了37.8%和46.5%,数字经济规模也超过了4万亿元。而这一切,起始于提前谋划,实践于转型升级,极大助推了江苏产业大省的影响力提升。
争当表率,全国一盘棋中亮出江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