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新技术如何重构智慧医疗的四大场景

2020-10-14 13:0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cf英雄武器 男歌手排行榜 一体机推荐 纯电动汽车排名 穿越玄幻小说 美国av女星

  2020年4月,在社会经济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之时,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以预见,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大驱动力。

  医疗是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数字技术是医疗卫生产业转型发展的引擎之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正处于新一轮医改当中,一边是医保基金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另一边是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负担加重,人们对于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数字医疗错综复杂又挑战重重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乘风破浪重构医疗卫生体系的典型案例和尝试。

  随着医疗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成熟,有诸多企业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可用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在疾病诊疗、健康管理、药物研发和精准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越发丰富,逐渐成为影响卫生健康行业发展,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性因素。针对卫生健康领域的不同需求,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不仅是技术革新,还有卫生服务的供给和管理模式的转变,成为医疗行业新的基础设施。

  当下,新医改更加坚定地朝着更好医疗服务质量;更高医疗可及性、更透明的医疗费用发展,各种数据技术与临床结合也从皮毛走向深层交互。我们认为,在多种驱动力量的结合下,数字医疗建设迎来了发展建设的黄金时代。

  为了更好地剖析中国医疗行业数字化创新现状,探析未来创新模式,在10月10日于杭州阿里云和英特尔联合举办的SparkAI“数字人体”挑战赛——脊柱疾病智能诊断大赛研讨会上,动脉网联合阿里云天池发布了《数字医疗新基建》报告。

  在此份报告中,我们将智慧医疗分为院内·智慧医院、院外·智慧健康、纵向·智慧专科、横向·区域人口健康平台作为智慧医疗四大场景,解析了四大场景的主要领域和路径及活跃企业。

  智慧医疗成为新医改重要抓手

  回顾智慧医疗发展,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从历年来智慧医疗建设的核心政策就能看出端倪。早在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已出台,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医疗、远程服务和跨医院的数据共享。同年,原国家卫计委制定《智慧医院综合评价指标(2015版)》,首次提出了智慧医院评价指标体系,但这个版本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未实施。

  事实上,2018年前的智慧医疗相关政策,大多属于导向性政策,对于智慧医疗建设的驱动性有限。从报告中整理出的智慧医院建设政策数量和相关性,可以发现,一大明显的趋势是2018-2019年,关于智慧医院建设政策有了明显的深化,智慧医院建设政策开始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对医院展开评级,细则性政策出台。

  2018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要求“到2019年,所有三级医院药达到分级评级3级以上,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药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提出建立0-5级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

  政策深化的同时,也正对应了新医改行至深水区。这时的医疗体系改革的政策方向变得越来越清晰,要求更透明普惠的支付体系;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更高的医疗可及性。

  此时,智慧医疗建设政策的深化实际上标志着智慧医疗建设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新医改实施的重要抓手。

  在供给端,全面提升中国医疗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离不开数字化技术;在支付端,更加透明的支付体系需要大数据支撑。数字医疗已经成为新医改的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

  麦肯锡的研究结果表明,互通互联的电子健康记录、医院自动化、医护协同和疾病预防的数字化手段能够推动支付改革和有效控制成本。不论投资方还是运营方,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越发清晰。发展中国家有望借“数字化”东风实现对传统服务模式的弯道超车。

  作为智慧医疗建设的核心主体,医院对于智慧医疗建设积极性也大幅提升。动脉网根据政府采购网/机构官网等多个第三方公开渠道、《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统计分析了医院对于招投标投入和招投标项目分析发现,在政策的拉动和医院内部需求推动下,近年来,智慧医院投入千万级别项目大幅增加;信息化建设项目更加多元。

  

  数据来自:《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

  

  数据来源:政府采购网/机构官网等多个第三方公开渠道

  新技术如何重构智慧医疗四大场景

  智慧医疗建设成为新医改重要抓手后,也意味着智慧医疗要向医院信息化主要服务于医院向以患者为中心,服务医生、医院、医改三医联动改革。本质上的变革为医院的服务、运营、管理、互联互通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新时期智慧医疗建设存在着四大方面的变革趋势。

  首先在服务主体,将从单一主体到生态,最终将以患者为中心。

  过去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非常简单,直接将信息化系统卖给医院,医院信息化系统按照需求不断集成。如今医院需要转而构建医院、政府、供应商之间,信息部门、业务部门、供应商之间等多种生态共赢体系。智慧医院建设需要从以管理目标和业务流程信息化为导向,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核心,实现医院职能协同发展。

  从服务范围上,将从封闭到开放,智慧医院需要容纳新业务形态

  以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主要服务于医院内部传统固定的诊疗业务。而今,互联网服务、区域医疗协同、精准医学等新的业务模式、业务形态正在带来全新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智慧医院需要更开放,包容的设计。

  从理念上看,将从孤立到一统,信息化政策已实现顶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一体化。

  过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流程化建设,根据医院需求按模块设计。现阶段,医院发展需要医院信息化建设顶层信息资源规划,标准贯穿全过程。从底层设计上看,需要基础设施一体化。存储、数据、计算资源的一体化,便于引入虚拟化、超融合等技术。同时在容灾保护、数据保护与复用、运维管理、计算服务等方面也可需要一体化管理。

  在流程上,将实现从传统到智能,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闭环。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