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洛可可设计李凡聪:如何用设计驱动智慧医疗新增长?
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8月27日,洛可可设计集团合伙人、北京洛可可设计总经理、洛可可人工智能事业群总经理李凡聪在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北物联”)BIOT智行讲堂分享了《设计创新驱动智慧医疗增长》的主题内容。
李凡聪以“科技创新”和“设计创新”的关系切入,坦言AI和IoT只是工具,如何能应用到医疗领域,才是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此外,他还提出了智慧医疗”新增长的3个机会,并列举洛可可近期的相关案例,强调了在智慧医疗行业创新上,“善用科技,以人为本”才能不断创造商业价值。
以下为演讲全部内容:
1.当我们谈“智慧医疗”时,到底在谈什么?
说到行业创新,每次我在跟合作伙伴交流,都会谈到一个话题,就是“设计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关系”。
设计创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只是颜值、体验,更多的是洞察到用户在科技浪潮中的需求,设计为谁而做,以及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以苹果为例,iPhone的触摸屏并不是苹果发明的,但为什么苹果可以出现iPhone这样的创新,就是因为之前的人没有把科技创新与用户需求、体验场景真正结合起来。而恰恰是在科技与设计的交叉点,出现了大量的创新机会。
在2010年左右,有公司把多种专业医疗的技术移植到了C端产品,大健康领域产品蓬勃而生。在2014年左右智能硬件的普及,加上专业医疗的民用化发展,我们所说的“智慧健康”概念迎来了快速发展。
在我看来,当我们谈“智慧”的时候,本质上是一种科技创新。但科技创新要赋能行业并且实现垂直商业化应用,离不开设计创新。
洛可可虽然是一家设计起家的创新公司,但和科技的关系始终很密切。因为所有的产品,都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基础。
2018年洛可可做了一个叫“战地医疗”的军工项目,即战地的临时手术室,大概有五六个集装箱,由于车上加了服务器,有了数据,就可以在3秒内调出一个处理战地伤病的成功案例或者手术的方法,这种“边缘计算”的能力就是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也构成了设计创新的基础能力。
所以我们说在智慧医疗领域,AI和IoT只是工具,如何能应用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2.拒绝“大而全”,“小而美”的“端”才是未来
过去,人们谈起智慧医疗、智慧医院都会想得很大、很空、很系统。而事实也证明,因为落地艰难,类似的项目都很难进行。
但今天再谈起这个话题,人们更多地是在谈“端”的问题,从一个手术台开始,从一个病床开始,从一个运送药品的物流车开始。
一直以来,洛可可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本,通过更深度地理解医疗行业的创新逻辑,包括用户需求以及医生、医院、患者的三方关系,并将其运用到智能化系统的构建中,通过端的数据不断积累,进行创新。
当有了越来越多的“端”,“智慧医疗”就能更好地解决供需关系的问题。
想知道医院缺什么,需要什么,以前都是实地调研,但但当我们将AI和IoT的技术,把端部署到人的生活中去,我们就会对用户的需求了解得更加充分,继而我们对医院的需求也会更加了解。进而让企业可以更高效地了解医院的需求,甚至提前预判需求。
3. 升维思考“创新金字塔”,医疗的本质是服务!
对于智慧医疗创新,洛可可有一个创新金字塔。一般而言,如果把“提效降本”作为底层的创新,那么再上一层的创新,就是体验。比如洛可可和客户在做互联网医院的探索时,始终都在强调提升患者的体验。让不同的病种,不同的症状都能有一个超预期的治疗体验,这也是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洛可可设计价值创新金字塔
在更细分的场景里,还有更多的机会。未来的医疗将不再是单纯的看病,而是一种服务。我认为医疗的本质是就是一种健康服务,即使没有病,医疗也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情。
所以我们在思考智慧医疗的时候,服务逻辑很重要。当我们上升到这一维度去看,未来一定会形成越来越智能化的商业形态。
4.智慧医疗”的未来,还藏着哪几个机会?
我认为在未来,智慧医疗领域有3个创新机会,分别是智能新物种打造、智能化体验创新、智能服务设计。
第一,构建医疗设备新物种逻辑,创造院方、医护人员、患者都接受的产品
有一个很普遍的情况是,很多院方认可的产品,医护人员却不用。这是因为有些企业在布局方案以及梳理产品架构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医护人员如何使用。这种问题太多了。
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疗领域有一种探索新物种的逻辑,要兼顾三者的关系来创新,不管是材料、人机还是工程。
洛可可曾经设计了一台手术机器人,两辆台车、一个医用机械臂加上一个可视化系统,就能解决智能手术问题。原理也很简单,让机械臂的每个动作和医生同频,然后反复学习,不断采集数据,手术次数越多,机器就越精准。
未来很多医疗设备不像医疗设备,而是像一个黑科技和武器。医生做不了的,设备可以做。不管是视觉系统还是体验系统,都将有充分的理解工程的能力。
这类产品也在今年的疫情期间非常受欢迎。疫情期间洛可可和赛特智能共同打造的医疗运输机器人,销量非常好。
赛特智能机器人
新松医用配送机器人
虽然,最早我们做这类产品几乎都是为了用于外卖,但外卖的应用量却很一般,没想到在垂直领域呈现火爆的现象。
其实不难分析,由于环境非常复杂,加上道路系统方面很难做到位,所以对于传统的C端用户很难去开展。但是在一个封闭区域比如说在医院、上下楼道等等,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因此在垂直领域,AI、IoT包括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是比大家想象中更加蓬勃的。医疗机器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市场。
在C端市场,洛可可还做过一个智能听诊器,可以让一个不懂病理的人,清楚地知道心脏的问题,这也是专业医疗走进普通家庭的典型例子。
萝卜医生智能听诊器
当一个智能听诊器处理数据的能力超过了人,它就会比医生听得更加精准。
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有这样的一个智能硬件,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命体征都会被记录成数据,并上传到云端,那么每个家庭也会成为一个智慧医疗的数据采集端。
当这些数据量足够大时,无数家庭的健康数据就可以被专业化地用到医院里。这在未来是可以想象的。
第二,谁能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谁就是赢家
举个例子,为了可以做一款产品的体验切片,将一位患者就医的过程逐步拆分,洛可可的设计师会直接去医院里呆上3-5天,专门去研究设备如何使用,患者如何就医的问题。
此外早期我们做设计的时候,大部分都采用1:1的模型,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医生、患者的关系去做创新。
第三,“AI+服务设计”,藏着只有少数人能看到的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