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慧医疗硬核保障 共同守护每个抗“疫”战场

2020-08-20 12:0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high fidelity 脚模图片 科幻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好看的台剧 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排名 品牌排行榜 最省油的suv 婴儿奶粉销售排行榜

-- 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人民健康 --

版次:[ A17 ]

智慧医疗硬核保障 共同守护每个抗“疫”战场

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经常性开展公众开放日宣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图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健康抗“疫”小分队调研南京市智慧医疗服务。

    2020年注定不平凡,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疫情检验着全国医疗行业,尤其考验着城市在医疗健康方面的智慧化建设。

    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健康大数据疫情分析检测、心理咨询……在这场疫情考验中,南京市卫健委在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注入“智慧因子”,为医疗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全力协助医疗行业有序开展工作,助力实现疫情的精准防控,让联防联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有效落实,为抗击疫情筑起新的防线。

    战“疫”篇  以“信息”为盾牌  守护人民健康

    12320热线、互联网+医院……防疫战疫期间,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应用,发挥智能防疫战疫作用,将“信息化”作为防疫盾牌,共同守护南京人民的健康。

    12320热线构建起防控生命线

    与疫情赛跑!为及时为市民排忧解惑,并收集信息情报转交相关部门,南京12320开通了9号键为疫情防控专线,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接受市民的电话咨询、投诉举报。12320及时发布国家、省、市卫健委、疾控中心等部门相关最新政策、健康知识、防控措施等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统计电话咨询排行榜、微信发布阅读量排行榜,形成报表、热点话题,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互联网+医院”打造防疫“隔离区”

    对接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互联网医院,协调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南京市中医院等通过12320开放健康咨询,开展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线上咨询、专家咨询、居家医学观察指导等服务,进一步拓展线上健康服务空间,缓解线下门诊压力,减少医院交叉传染……疫情中,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积极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升服务效率,辅助疫情研判。

    开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服务平台,提供定点收治医院查询、发热门诊导航、线上咨询、居家监测服务主动申报服务,及时掌握医疗卫生、12320、居家监测等各方面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疫情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动态跟踪、重点筛查、有效预测、实时展现,“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务平台”获“2020全国医疗信息化防疫抗疫优秀案例评选”三等奖。

    信息技术支撑战“疫”指挥阵地

    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以信息技术助力疫情防控。组织技术力量,做好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和舆情监测,形成热点话题、分析报表,及时掌握并做好舆情应对,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同时,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积极组织技术力量,迅速建立市防控指挥部、市卫健委、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等多中心视频会议系统,联通各区卫健委、各重点医院,随时提供通讯技术保障,实时采集重点视频,为全市疫情防控做好各类保障。

    服务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智慧医疗改变生活

    此次疫情中,我们看到智慧医疗在疫情防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展了多项创新性工作。南京医疗的智慧化进程在不知不觉中,已悄然改变了我们的就医习惯和环境,“点亮”全民健康生活。

    智慧化医疗服务,让就医更简单

    南京市卫健委狠抓智慧医疗建设,目前各项国家、省测评指标均处领先,南京市获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四级甲等,南京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获得国家互联互通五级乙等和电子病历5级测评。南京11个区、江北新区、21家三级医院实现门急诊、住院数据在市平台的实时展现,居民健康档案浏览、分级诊疗、智能提醒等服务已在11个区及16家三级医院医生工作站全面部署应用。就医过程中,医生可以准确、及时看到患者以往的就诊记录、诊断信息以及近期开药记录。市民也可以通过南京12320网、市健康档案浏览器随时随地掌握门诊、住院、检验、检查等就医记录。

    告别小板凳,看病就医不求人

    南京市智慧医疗建设紧扣百姓就医的热点、难点,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全市统一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平台采用号源池统一管理,通过电话、网站、微信、APP、自助终端等多种渠道向市民提供专家、专科、体检预约挂号服务,平台预约、分时段预约、短信提醒、排队信息推送等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就医模式。

    目前,南京市预约挂号服务已延伸至南京都市圈城市,接入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50余家、南京都市圈其他7个城市的医疗机构107家,每年超过400万人通过12320预约挂号。现在外地来宁就医的患者无需提前来宁排队等号了,随时预约及时出发再也不是梦想。

    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为落实好国家关于分级诊疗的相关制度,让每位居民都能拥有一位合格的家庭医生,南京市将签约、随访、转诊服务进行整合,建立了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分级诊疗系统,建立了转诊绿色通道、签约医生预约渠道,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目前,全市11个区、江北新区的1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48名医护人员向市民开放签约服务。同时,南京市将二三级医疗机构30%的专家号源向签约医生优先开放。4家医院向基层开放了检验检查预约,8家医院开放了虚拟住院病床。

    互联网结算,享受“点单式”医疗服务

    结账付费是每位就医患者必须经历的程序,以往在窗口排队耗时耗力,高峰时段排队一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解决支付这一难题,南京智慧医疗在全国首创医疗一账通结算系统,建立了区域统一支付结算平台,可以在人工窗口、医生诊间、自助终端、移动支付端等多种途径快捷支付,同时实现了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信用付等多种方式的聚合支付,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排队缴费时间。

    人工智能来帮忙,自己健康自己管

    糖尿病患者自己管理病情!吸烟者打打电话就可以戒烟!机器人能24小时监测心电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南京市智慧医疗服务中的融合应用,衍生出基于AI的糖尿病管理、12320电话戒烟、心电AI辅助诊断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服务。患者可以在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获得健康管理建议、照护处方、运动指南、定时提醒等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往返医院的成本显著降低。

    互联网医疗,让市民连线全国优质专家

    高淳区、溧水区、六合区遇到疑难杂症是不是只能去市区?遇到复杂疑难病例,怎么去找北京、上海、广州的专家?南京市智慧医疗给出了答案。

    目前,南京市远程医学会诊系统以鼓楼医院为主业务中心联通北京、新疆、西藏、西宁、商洛等地48家机构,远程心电诊断监测系统以省人民医院为主业务中心接入南京市10个区及都市圈城市共150家医疗机构,远程影像诊断系统接入10个区181家医疗机构,远程临检系统接入8个区118家医疗机构,今年9月将上线运行远程病理诊断系统。

    此外,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市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等共14家互联网医院上线为市民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患者可以享受到互联网就诊、处方开立、药品物流、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单、查询医检报告等服务。

    12320连心线,守护健康服务千万家

    江苏省暨南京市12320卫生热线是全国、全省首批试点建设的卫生热线之一,是全国12320培训基地。热线为市民提供预约挂号、健康咨询、专家答疑、医疗服务投诉、心理危机干预、检验报告查询等十余项专业服务,服务方式涵盖电话、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医院自助机、数字电视、银行终端、网上银行和社区医疗等各种渠道。目前,南京12320公众健康服务平台注册人数超过460万,12320电话服务总量超过815万,预约挂号服务总量超2千万人次,线上服务总量超5千万,话务咨询量、服务总量均居全国第一。

    据悉,今年南京12302还将陆续推出互联网医疗服务门户、人工智能预约挂号、声纹识别、健康画像等一批基于高科技的健康服务,实现12320从健康信息服务向主动健康服务的转变,彰显高科技、精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特点。

    基础篇  多年苦练“内功”  厚积薄发显实力

    疫情中的临危不乱,源于多年苦练“内功”。据了解,近年来,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以信息便民、惠民、利民为出发点,积极发挥着南京“医疗卫生信息人”的智慧。

    十三五跨越式发展,智慧医疗成果丰硕

    十三五,是南京市智慧医疗实现跨越式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南京市卫健委把智慧医疗作为医改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市民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五年来,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获得“江苏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隐患处置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江苏医学科技奖等。“南京市智慧医疗信息惠民”工程获得2018中国创新优秀示范单位、2018年中国卫生健康创新创优工作称号,南京市市民卡医疗一卡通项目获得2018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优秀应用成果奖,12320公众健康平台获得第三届江苏省新媒体运用创新奖、2019中国智慧健康医疗创新成果,心电AI智能辅助诊断获得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落地30最佳案例”,医疗一账通获得“CHIMA2019医院信息化便民惠民优秀案例”、2019中国智慧健康医疗优秀成果荣誉。

    转变服务模式,推进区域业务协同

    南京市着力打造智慧医疗“五个一”工程,这也是南京智慧医疗建设的重点、亮点、特色。

    “五个一”工程实现了院内院外、线上线下智慧一体化医疗健康服务。“医疗一卡通”,即统一就诊卡,实现多卡合一,在区域联网医疗卫生机构间通用;“医疗一账通”,即通过国家居民电子健康卡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费用统一支付、诊间结算等,同步接入公交、地铁等公共服务;“医疗一程通”,即医疗全流程畅通,减少病人重复排队、无效排队,改善就医环境;“健康一线通”,即12320卫生热线向老百姓提供统一的健康咨询服务、智能化医疗服务,打造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第一服务窗口”品牌;“医疗一键通”,即通过互联网技术、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等优势应用,让医疗服务更加智慧化。

    以应用为主导,强化行业规范管理

    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绩效管理系统、慢病管理系统、卫生监督系统、血液信息系统、卫生科教系统、医疗电子地图、医用耗材监管、从业人员体检系统等已在各区及医院部署应用。区域性业务系统深入各医疗卫生机构,让全市智慧医疗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更加顺畅,市民所享受到的智慧医疗服务已远远超出了单一医疗机构的范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医疗健康服务。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