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020-07-30 12:5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中国网红排行榜 安全减肥药 专业排行榜 耽美动画 cctv8在线直播 热门网游排行 中国搜索引擎排名 中国十大杀人犯


  “这些年,人工智能应用于医学界是非常热的话题。在医学三大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JAMA上,均有相关文章对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及其在基础研究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但是,人工智能真正在现实当中应用,并不是非常完善。”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专家结合的诊疗模式会超越传统的疾病诊疗模式。
  一是网络。医院的网络现在还不是非常稳定,在通信、专业数据等信息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葛均波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参与到医生的部分工作中,尤其是在慢性病管理、病人随访等方面。同时,人工智能将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知,改变医生对疾病的诊疗、随访和慢性病的管理模式。

A- A+


  三是各个医院管理者形成数据壁垒。诸如在上海,目前只能够做到徐汇区共享,与其他地区的医院还不能够进行数据共享,造成信息孤岛。同时,医疗行业缺少既有基层医疗经验又擅长人工智能的交叉人才。目前医护人员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够深刻,有些甚至认为远程会诊就是人工智能。医护人员虽然对人工智能充满兴趣,但是又不能完全参与到人工智能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
  同时,葛均波表示,人工智能在实际建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出版时间:2020-07-30




全文共1088字

  二是医疗大数据。数据量庞大的就诊数据非常混乱,缺少统一的标注、治理标准。

  远程医疗或者远程诊疗不只是通过视频、电话在线上求医问药,而是要将血液动力学、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整合到一起的复杂工程。诸如在美国的一个印度医生,可以把所有的影像学资料通过远程方式操作,通过语音命令,把图像放大、缩小、旋转,从而更清楚地识别疾病的位置、狭窄程度、血管走形等情况。
  诸如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到,谷歌AI比眼科医生更快、更准确地得出诊断的理论,应用到临床以后并没有达到期望值。因为当时护士在拍照片的时候光线不好,数据输不进去,人工智能程序拒绝接收这个照片,因此输出误诊数据。
  葛均波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疾病诊疗、健康管理,以及应用在医院管理、耗材和人力成本的计算等。人工智能有时候可能比医生得出的诊断更准确,前提条件是提供给它的数据必须准确、清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