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卢秉恒: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发展智能制造
京燕网讯 在2016“创新中国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发表了《智能制造与3D打印》的主题演讲。卢秉恒介绍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和世界3D打印主流技术的三大优势。
卢秉恒指出,比较中、德、美三国,德国的工业优势在于质量过硬、基础雄厚、工艺严谨;美国的优势在于社会创新、高科技优势、集全球资源与精英;中国的重要优势在于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内需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
卢秉恒认为,面对我们存在的阶段性差距,中国需要追赶与跨越并举,发挥政府科学的调控作用,汇集有限的社会资源,做好协同创新。
卢秉恒建议,我国可参考德国组建科研机构、美国组建制造创新网络的相关做法路径,探索适用我国国情及能实现中国制造2025任务的道路,建设一批协同社会创新资源,为产业提供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的创新中心,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
“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和带动性技术是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制造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和底层智能化两部分。其中,底层智能化主要包括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和3D打印。” 卢秉恒说。
“那么什么是3D打印?3D打印就是增材制造技术,原理是将计算机设计出的三维模型分解成若干层平面切片,然后把打印材料按切片图形逐层叠加,最终堆积成完整的物体。”卢秉恒认为,如果说机器人是今天的技术,那么3D打印是更加深刻影响今天和明天、乃至后天的技术。
“支持产品快速开发、节材制造、个性化制造是3D打印的三大优势。” 卢秉恒介绍到,3D打印直接由设计数据驱动,不需要传统制造必须的工装夹具模具制造等生产准备,编程简单。在产品创新设计与设计验证中,特别方便。同时,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仅在需要的地方堆积材料,材料利用率接近100%。如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结构件采用传统切削加工,往往95%至97%的昂贵材料被切除。“除了以上两项优势外,3D打印可以快速、低成本实现单件制造,使单件制造的成本接近批量制造。特别适合个性化医疗和高端医疗器械,如人工骨、手术模型、骨科导航模板等。”
(廊坊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