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远程增氧智能投喂 江苏宜兴蟹农养蟹用上了物联网,蔬菜技术,蔬菜
您目前所在位置:蔬菜网首页 > 蔬菜技术 > 蔬菜技术列表 > 远程增氧智能投喂 江苏宜兴蟹农养蟹用上了物联网
技术按行业分类更多
加入蔬菜网专家库
欢迎您成为我们的专家指导。蔬菜网在此为您提供一个展现您一技之长,分享您成功经验的舞台。
我们将为您提供如下免费服务:为您提供个性化的专家展台,对您的技术成果、转让等信息在本栏目给予优先发布,并以固定广告形式进行重点推广,并有机会参加我们的研讨会和行业峰会。
详情垂询:0571-86713550
远程增氧智能投喂 江苏宜兴蟹农养蟹用上了物联网
蔬菜网 来源:新华网 阅读数:462
江苏宜兴市新建镇新建村蟹农吴顺松如今担心的不是养殖面积大了无法照料,也不是螃蟹长不大长不好,而是如何把丰收的螃蟹顺利地卖出去。
当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养殖业领域,吴顺松感受到了其中的神奇与实效。如今,他坐在电脑前敲敲键盘、用手机发个短信就能管理几十亩的水面。
11月底的*,在吴顺松家成片的蟹塘边,指着不远处的两根柱状物,吴顺松说,这是自动增氧装置,通过无线物联网技术控制。“物联网可是帮了大忙了!”他告诉我们,家里养了40多亩螃蟹,自从宜兴市农林局今年5月免费给他安装了物联网系统后,不仅管理起来效率高得多,蟹塘溶氧好,螃蟹养分上来了,长得比原先又大又好。
在位于宜兴市高塍镇的农业物联网宜兴实验站,技术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农业物联网运营与服务平台”的种种功效。在这里的监控大厅,通过电脑和大屏幕,技术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全市近百个水产养殖场。这个服务平台还针对全市2000多个养殖大户提供点对点的信息服务,只要敲一下键盘,就可向他们发送天气和是否需要增氧等信息。
原来,2011年3月,由无锡移动、中国移动(微博)物联网研究院、宜兴市农林局、中国农业大学联手打造的省内*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悄然落户高塍镇鹏鹞生态园,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网络监控、传感设备帮助蟹农“智能养蟹”。
无锡移动用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网络监控,帮助蟹农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定位,采取远程智能操控手段解决问题。截至今年10月,宜兴市已累计安装水质参数采集设备1000余个,投放数据采集行业应用卡100余张,覆盖河蟹养殖水域5万亩,服务水产养殖户1000余户,通过远程视频监控中心实时监控6个养殖点。
通过一些列物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如今,宜兴蟹农养殖过程中,可以实现远程增氧、智能投喂、预警资讯等种种功能。
以远程增氧为例,蟹农通过互联网、手机终端登录“水产养殖监控管理系统”,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并且用绿、红、黄等颜色显示溶氧其处于正常、预警、偏低等状态,一目了然。一旦发现某区域溶氧指标预警,只需点击“开启增氧器”,就可实现远程操控。
同时,蟹农用手机发送短信指令到中心平台,即可操控自动投喂机按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投喂量为塘区的水产动物投喂饲料。指令发送后,不在现场的蟹农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塘区水面状况,避免误操作引发的损失。蟹农周宝银说:“以前投喂,每天两圈跑下来可是真家伙,一家四口都不够使,有了自动投喂机方便多了,按时点点鼠标就完事了,我家的几十亩水塘,不到10分钟就全部搞定!”
宜兴市农林局市场信息科科长蒋永年介绍,宜兴目前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主要运用在水产养殖等高效农业上。今年8月份,农业物联网中国农业大学宜兴试验站正式落户宜兴市高塍镇,拉开了打造国内农业物联网示范样板的帷幕。
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亲赴现场为试验站揭牌,她说:“现代高效农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有着‘先进、实用、增效’的特点,宜兴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速度快、质量高,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平台,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今年9月份,宜兴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感知农业重点示范基地,并将获得发改委专项拨款用于支援感知农业项目发展。
无锡移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水产养殖”只是物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冰山”一角,今后这些技术将在花卉栽培、瓜果栽培、水稻种植、家畜养殖等各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应用,以物联网科技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
投稿邮箱:service@agronet.com.cn
转发到:
相关技术
蔬菜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蔬菜网”(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蔬菜网(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蔬菜网”(Vegnet.com.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