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科技手段解决医疗难题中国平安的智慧医疗样板
科技手段解决医疗难题中国平安的智慧医疗样板
推荐 2020-01-17 11:21:07
2011 年,由 IBM 研发的「超级电脑」Watson 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这个节目历史上最强的两名人类选手,摘得桂冠,成为人工智能历史上极具代表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就在人们猜测这种「神奇」技术将作何用处时,IBM 在第二天宣布,Watson 人工智能将首先被应用在医疗领域,成为一名「智能医生」。 现代医疗,作为一种为人类健康所服务的基础产业,兼具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也使得它成为前沿技术的重要应用阵地。所有人都相信,以 AI、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将深刻改变未来医疗。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中国平安掌舵人马明哲就有了将医网、药网、信息网三网融合,打通数据与服务的设想。随着平安集团近十年在科技、金融及医疗产业上的不断投入,一幅完整的平安智慧医疗图景已经浮出水面。 01 闭环的平安智慧医疗布局从版块划分来看,平安智慧医疗可以总结为建立在医疗科技底座上的 PPP 开放平台,所谓「PPP」,分别指的是居民与患者(Patient),服务提供方(Provider)和支付方(Payer)。
依次拆开,首先是在居民与患者方面,基于平安好医生的患者入口,由平安智慧医疗提供一体化的医疗服务解决方案。根据平安好医生财报,截至 2019 年 9 月末,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已突破 3 亿,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位居行业第一。
对于服务提供方,则包括了医院、诊所、第三方检测中心以及药店,依托端到端的智慧医疗管理平台,平安能够为通过提供分级诊疗、专科转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支付方面,平安保险业务可以直接完成理赔闭环,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险均参与联动,与此同时,平安医保科技也在对 2B、2G 两方面同时科技赋能,帮助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更加有效地控费。目前,平安医保科技已覆盖全国 200 余城市,为8亿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帮助医保节约支出近4000亿元。最后渗透到整个医疗服务链条中,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则都由平安智慧城市所支撑。平安集团董事长/CEO 马明哲
早在 1988 年,平安刚成立不久,主流电脑还是 286 配置的时代,马明哲在央行来考察时就说要让平安所有人都用上电脑。进入新世纪,BAT 相继成立的时候,平安已经在马明哲部署下建立了 PA18 网站,试图结合保险和互联网电子商务。 平安的医疗科技布局始自平安的第三个十年。2008 年开始,按照马明哲的规划,平安开始探索「金融 + 科技」,这里面的科技就已经不止是 FinTech,而是包含了医疗应用的科技研发。 10 年间,平安投入 1000 亿,聚集了 9.9 万名科技人员,打造 8 大核心科技研究院、50 多个实验室,建立起集群化、矩阵化、原创化的科研体系。马明哲在 2017 年时就曾自信地表示,平安在医疗科技方面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平安智慧医疗的生态之中,医疗科技至少发挥了至少三个主要作用。 首先是智能技术构成了平安与生态各方形成合作的重要桥梁。 2019 年,深圳市眼科医院与平安智慧城市签署合作协议,围绕打造智慧眼科医联体正式开展战略合作。而在此之前,深圳市眼科医院已经试运行了平安智慧医疗智能眼部 OCT 筛查系统。这一系统也是全球首款将 OCT 眼底检查和 AI 病灶筛查无缝结合的人工智能影像筛查系统。与此同时,在 2019 年国际顶级医疗影像会议 ISBI 上,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技术团队获得肺癌病理分割 (ACDC)、内窥镜影像质控 (EAD) 和病理性近视检测 (PALM) 三个竞赛的总冠军以及六项子任务世界第一。通过在影像筛查和辅助诊疗等方面的智能技术应用落地,平安相当于获得了一块敲门砖,加强了与服务提供方的合作黏性和广度。第二点是,与智慧城市相结合,从源头上提升了城市的疾病预防水平。去年平安年中业绩会上,平安集团联席 CEO、分管集团科技创新及医疗健康业务的陈心颖透露了一组数据:
「不增加任何一家医院、医生,平安可以提高市民健康指数,对医生的依从率大幅度提高。平安和当地的卫健委会分析当地市民的健康状况,针对 40 种不同的慢性疾病,去做了预测模型,我们可以预测每个市民接下来一年、三年可能会得不同疾病的概率是多少,卫健委主动筛选让他们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