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杜忠明:从我国能源电力转型看智能电网发展
(四)电力科技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新时代电力发展需要安全与绿色并重
“十四五”是提升电力服务水平的重要时期。目前,城市供电可靠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亟待加强,电能替代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智能配电网通过应用高可靠性配电网自愈控制、直流配电网、农网低电压精准治理、智能用电等技术,全面提升电力服务水平。
科技创新是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电力工业仍有部分关键装备技术亟待突破,提升自主化水平,同时,一批新兴技术仍需要加快自主创新,提升行业国际话语权。传统电力与前沿技术集成融合,将引领能源电力更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电力将是未来的重点领域。智能电网又将是我国电网领域甚至是电力整个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
2能源电力转型趋势分析
一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能源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会持续地降低,但电力和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会降低,联系还会更加紧密。电力今后仍然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五)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十四五”电力工业安全保障要从过去的主要考虑供应侧保障向更加注重电力的产供销综合保障体系建设转变,这也是电规总院围绕“十四五”电力发展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电网既连接着电源,又连接着用户,在电力系统中处于枢纽地位,所以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将成为电力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核心。
“十四五”期间,随着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共享经济将向能源电力领域拓展。智能电网将和综合能源、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等用能形式融合发展,催生出智慧绿色建筑、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具有共享经济特点的新业态、新模式,如雄安智慧能源城市建设。整体来看,通过建设智能电网可为能源共享经济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从电网企业的角度,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在电网资产增值、数据资产价值挖掘、能源互联网创新服务等领域的拓展,创新企业价值。
(六)智能电网是电网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在电源供应充足的基础上,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持续增强,西电东送规模已达2.4亿千瓦,目前已明确的输电通道投产后,规模将进一步上升至2.9亿千瓦左右,其中清洁能源输送规模占比达45%左右,将有力支撑清洁能源发展。
“十四五”电力流向将逐步形成稳定西电东送,增加北电南送的电力资源配置新格局。预计将新增跨省跨区电力流规模约8000万千瓦,至2025年全国跨省跨区资源配置能力将达到约3.6亿千瓦左右。为适应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电力资源配置格局,需要电力技术手段进一步创新。
(一)智能电网是电力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电网是新时代电网乃至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应结合能源电力转型的大趋势把握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电力发展现状,能源电力的转型趋势,以及“十四五”全国电力发展整体方向,可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一个初步的思考。
1“十三五”电力发展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