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东北大学张化光劳模创新工作室专啃“高大上”的科研硬骨头

2016-05-11 17:3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谍迷网 清宫遗恨txt 我要变成硬柿子吻戏 莫小娘照片 衰弱的阿瑟隆 离开我你会快乐吗 王术君去向 贱妇全 异世黑火 月宫网 3355b怎么打不开了 平安圣夜的祭礼 殷一璀被免职内幕 极品无赖木石山水

  在工作室大量的创新成果中,由张化光教授带领团队研发的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控制与实时故障诊断系统已规模化生产。

  他带领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的成员,努力争取一个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并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助力学生成长。

  “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项目研究最关键的时候,张化光和工作室的成员带领研究生实行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数据,夜以继日地跟踪系统运行,并在现场带领学生及时更改系统,最多的时候改版了50多次,学生们收获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实战经验。

  “实验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有余力者提供自主制作、自主开发、自主课题研究的工作平台,我们的宗旨就是为学生创造科技创新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基本工程素质。”张化光说。

  工作室以张化光教授所在的电气自动化研究所为依托,在张化光的带领下,凝练出了以“两更三出”为目标,即“培养层次更高、数量更多的科技人才,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的“两更三出”的奋斗目标。专注于智能控制这一高精尖的前沿领域,近年来,全体成员共实施了30余个创新项目,在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和面向节能的复杂配电网监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东北大学信息学馆东南侧,三个10多米高的风车俨然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个三叶片风车随风旋转,还有一个特殊的风车,两十字交叉的圆环状风车叶片,旋转起来像个圆球。

  在张化光的倡导下,电类专业创新实验区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筹建起来,在校学生不分专业年级,只要有兴趣,都可以申请到实验区学习,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这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孙秋野主攻的课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一部分。这是一项卓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进入市场后,能为新能源接入国家智能电网提供理论支撑,助推解决未来人类的能源危机问题。

  工作室杨珺的科研项目“分散式风电接入技术及工程示范”,是一种位于负荷中心附近、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当地电网进行消纳的风电项目,这个项目以投资小、灵活机动的优势赢得了中小型城市的青睐。

  学术专题报告会,名师沙龙活动,创新成果分享交流会、成果展、演讲会……在工作室和东北大学工会联合开展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张化光与工作室的其他骨干现身说法,与教职工分享自身的奋斗历程、工作智慧和成功经验。工作室成员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主动与其他教职工结对子、组团队,利用新媒体建群,营造一种随时随地都在线交流学习的状态,使教师们可以自由灵活地沟通和学习。

  工作室以这个实验区为大本营,积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与先进实验技术手段于一体,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对创新的激情。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晨 通讯员王钰慧)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化光教授的名字命名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坐落东北大学信息学馆308室。他们由劳模领航,专啃“高大上”的科研硬骨头,探寻着产学研用结合。

  “有项目才能出成果,才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抓住科研项目这个拔尖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在张化光看来,科研项目堪称拔尖人才培养的绝佳阵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