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BAM当道,什么才是智能家居突围的正确姿势?
华为遭遇的不公待遇无需多言,种种经历过后,现在“硬层面”ARM放开了对华为的限制,对华为消费电子业务来说,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是“软层面”HMS生态的成长,华为方面已经宣布了10亿美元的生态扶持计划,余承东多次站台HMS。
综合来看,除百度外,目前所有智能家居参与玩家可以分为这五大类别(来源:综合市场信息整理):
不过,这种跟风也意味着智能家居战线不会太受重视——京东叮咚步伐缓慢,腾讯听听干脆搁浅。
不久前的重庆智博会上,腾讯拿出腾讯云小微的“车载AI语音”应用进行展示,从车载场景切入语音助手的意图明显,也反映出腾讯一贯的“连接”基因,之前就传出腾讯车联将搭载微信的消息。
智能家居的核心连接技术——语音助手,不论巨头还是普通玩家都会举出各种例子来证明自己多优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诸如响应时间、响应的准确率是各家争论的焦点,但随着这些技术的争论变得没有用户感知的“区分度”(98%或之类的指标,用户有些麻木),巨头们露出了新的技术獠牙。
智能家居向来都有“入口”的战争,百度小度的生态除了搞得“更大”,其如意算盘应当是在强势占领“入口”的同时,也顺势占领“出口”的话语权。
硬件原本是华为的优势,但现在华为不得不把软件也变成一种优势,否则硬件的优势在海外市场也将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智能音箱及其背后的华为智能家居平台赋能体系,承担的职责越来越重,HMS生态的成长,全消费级物联网的融合,或使得华为跨时代一举超越Google只在移动手机上的软生态优势。
各自发挥所长,优势互补,积极融入智能生态,共享共赢——对创维、科沃斯等更多制造商而言,规模不是胜利,更好的用户体验才是。
在智能家居领域,百度小度凭借三板斧打造了不易被行业对手超越的3个竞争优势,马太效应下这种优势不断扩大,但也正因为这三个优势都强调规模领先,也给予了更多行业玩家从不同维度获取生存空间甚至超越空间的机会,面对百度,智能家居这场仗原本就可以不是正面拼刺刀,各有胜局也未尝不可。
知己知彼:百度智能家居生态的崛起,无非靠这三板斧
而自有产品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作为智能家居生态能力提升和验证的依托,毕竟,要搞大生态,自己做的东西首先得经受市场的检验。
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作者:曾响铃
要怎么打败BAM,确切地说,AM+其他玩家,怎么从某种形式上“打败”百度,为我们再上演一场“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旁熊熊燃烧”一样的时代盛景?
3、开放生态——一次性占据“出口”+“入口”双重话语权
不论哪一个类别,只要不从规模这个单一维度触发,都有“打败”百度的机会。
清华北大固然全国第一,但作为综合性大学,某些学科未必比得过其他专业属性浓厚的大学。
2、早期入场的巨头玩家:同样的生态融合,追赶能力要看主营业务而不是智能本身
但是,这次与以往却不完全相同,除了资本这个“无形的手”在后台操控,作为与AI时代贴合最紧密的落地应用,智能家居对技术的渴求,使其相对那些仅仅比烧钱、比资本催熟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大战更现实也更冷峻一些,竞争回到了更现实的技术PK上,在AI领域更有发言权的玩家,同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智能家居的话语权。
从这个意义上看,百度小度的激活量能到4亿,小度智能音箱系列硬件产品卖得不好、没有市场“背书”是不可能的。按照Canalys发布的报告,百度智能音箱第二季度出货量450万台,获得全球市场17.3%的份额,超越谷歌,位居第二(第一是亚马逊,出货660万台);而在刚刚兴起的带屏智能音箱热潮中,IDC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百度出货量368万部,一次性超过2-5名总和,显示其“规模”的压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