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今年全球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将达4000亿美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机器人、精准医疗、3D打印、虚拟现实、远程医疗等新技术,还有正在发展的5G和区块链技术,都将逐步应用在医疗服务中,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和优化质量,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更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服务。
在此背景下,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医院“智慧升级”是必然趋势,同时,智慧医院也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民智慧医疗的时代,正在来临的路上。
全球智慧医疗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美元
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在不断跨界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高科技技术,使医疗服务大步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和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各国政府和民众都越来越重视智慧医疗产业,推动着相关智慧医疗政策的落地与改革。全球智慧医疗市场在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医疗新模式的带动下,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市场销售额约为2514亿美元,同比増长11.50%。2016至2018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支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预计2019年全球智慧医疗服务产业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美元。
推动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医疗管理理念来说,随着多项医卫信息化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医改的不断深入,老龄化问题得到关注,促使医疗管理的理念从以“治疗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过渡,因而对智慧医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客观上为其深化应用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基于智慧医疗的发展,更多的地方医疗机构将会建设“以病人为核心”的临床管理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展开,5G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为远程医疗系统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也将得到推广。
目前,全球智慧医疗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而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医疗市场和头号智慧医疗强国,目前,美国智慧医疗市场约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80%,同时全球40%以上的智慧医疗设备都产自美国。
欧洲智慧医疗市场由于老龄化社会、大批计划外移民涌入和医疗设备更新的需要,市场交易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其中德国智慧医疗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是欧洲最大的医疗设备生产国和出口国。
日本智慧医疗市场是次于欧洲的第三大智慧医疗消费市场,在日本智慧医疗市场上,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智慧医疗产品占有很大比例。日本已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20.5%,与老年疾病有关的智慧医疗产品,包括心脏起搏器、人造心脏瓣膜、血管支架、胰岛素泵、人工关节等植入性产品需求极为旺盛。同时,近年来陷入亏损的日本电子业巨头纷纷转型智慧医疗产业,将进一步促进日本智慧医疗产业的发展。
而我国智慧医疗行业也具备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投资市场。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医疗服务供给不足。我国的医疗资源近80%集中在城镇,医疗资源不平衡,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设备少、服务能力低,部分偏远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仍存在。面对我国医疗资源短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服务将是解决目前医疗行业痛点问题的有效方法。
智慧医疗发展趋势:场景为王的时代
在智慧医疗生态下,基于5G、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医院将实现全方位感知患者,并通过丰富的医疗场景应用,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环节。
从本质上来说,智慧医疗是依托于技术的场景应用,所以,智慧医疗的时代,也将是一个场景为王的时代。
首先,从市场来看,智慧医疗最大的市场在基层。我们知道,基层医疗医务人员需要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病人,因此更需要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的工具。因此切入到智慧医疗基层的应用场景,相当于开发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其次,从技术来看,比较常见并且高效运转的智慧医疗,主要是自然语言处理类辅助诊断系统和医学影像识别类辅助诊断系统这两个应用场景。实际上,医疗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目前已经覆盖了医疗产业链条上的医疗、医药、医保、医院四大环节,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虚拟助手、药物发现、医院管理、健康管理、疾病预测、精准治疗以及辅助诊疗等方面。
其中,最热门的领域当属医学影像。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GlobalMarketInsights数据显示,医疗影像和诊断技术将成为2017年-2022年智慧医疗领域增速最快的行业,预计到2024年,行业将达到250亿美元,增速超40%。事实上,在医疗诊断中,影像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90%的医疗数据需要医生通过影像来判断病理情况、手术方案、用药风险等。但在临床应用中,影像解读高度依赖于医生经验,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寻求客观、有效的评估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使用“医学影像+AI”能更全面地获取病灶信息,降低漏检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最后,从短期趋势判断,在AI+5G的加持下,远程医疗将是近年快速发展的应用场景。目前看来,发展“远程医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比如,我国的医疗资源有近80%集中在城镇区域,医疗资源的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北上广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占据丰富的医疗资源,而西部及边远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有些地方甚至严重不足。而虽然像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大医院也都承担着一些附属医院的会诊工作,但让这些医院的医生每次都去现场指导是不现实的。但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医疗等方式,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而很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的是“推动移动网络扩容升级,改造提升远程医疗网络”。可见政府对“远程医疗”的高度重视。
客观来说,目前智慧医疗会更注重场景。如果没有具体的产品落地去提高患者的医疗服务,那么所谓的新兴科技,对于医疗健康来说,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医疗机构与科技企业均积极布局智慧医疗场景应用
目前,在技术与各国政策的共同驱动下,医疗机构与科技企业均积极布局智慧医疗场景应用,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智慧医疗体系正在形成,开始形成跨空间、跨部门的医疗体系融合应用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