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平安智慧医疗携申城医院打造疾病筛查和诊疗AI新生态
参与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的宫颈癌智能筛查系统若能进一步研发推广,可以有效改善上述局面。宫颈癌智能筛查系统是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与平安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共同研发,也是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AI+医院”典型案例。
医疗知识图谱中也涵盖超过50万个医学术语、500多万的医学关系以及1000多万的医学证据。
8月29日至31日,由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举办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各领域前沿应用及产品均在此亮相。
“AI+场景”平安辅助诊疗提高医治效率
另一方面,宫颈癌智能筛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医生的判断精度和效率。通过人力分辨病变细胞的工作强度极大,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为例,科室每天要读约4000张切片,从一张只有几微米厚的切片用显微镜放大100-400倍,观察至少5000个细胞,并且每个有细胞的角落都不能遗漏,这样才能准确分辨是否有病变的细胞。
以第六人民医院为例,其急诊量为上海全市最大,全年的门急诊量将近400万,综合考虑复诊和流动人口等因素,每天就诊的人流量在15000-20000之间,工作量巨大。因此,平安与第六人民医院共同研发门急诊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尤其可以帮助低年资的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提高一线诊治效率。
参与展出的宫颈癌智能筛查系统只是平安智慧医疗布局下的冰山一角。近年来,平安诸多智慧医疗产品相继落地上海各大三甲医院以及专科领域头部医院,疾病类型覆盖甲状腺癌、乳腺癌、皮肤癌等;合作医院囊括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
以科技赋能医疗不仅体现在具体病症的检测筛查,助力不同场景下辅助诊疗的效率也是平安智慧医疗布局的重要一环。
该系统业于2018年11月10日在上海徐汇区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线,帮助医院内每周三下午的房颤门诊医生。
“AI+医院”平安助力智能筛查检测系统
平安集团已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合作研发门急诊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医联体建设以及房颤社区AI辅助管理系统、眼底彩照辅助诊断工作站等。
AI+医疗是行业内目前研发的热点,但在实际操作中,AI临床辅助能真正用于一线决策的非常少,平安智慧医疗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研发的门急诊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正是希望能够帮助解决医院门急诊工作中的痛点。
皮肤肿瘤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尚在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同研发阶段,但该系统的推出也将大大提高医生的读片效率。
平安希望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端到端智能医疗管理的一体化平台,背后依托的是前沿技术、海量数据(16.100, 0.22, 1.39%)以及丰富场景的优势支撑。
平安智慧医疗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愿景,即实现建立“世界最大的管理式医疗模式”,包括打造面向患者(Patient)、服务提供方(Provider)、支付方(Payers)构建的PPP开放平台。
房颤社区AI辅助管理系统和眼底彩照辅助诊断工作站均是由平安智慧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合作研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