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做智能家居加盟代理,一定要知道这个重要指标
笔者曾在国内大型家电品牌企业从事渠道开发及管理相关工作,后来一直专注于调研国内各行各业的传统渠道模式,对国内的窜货现状、类别以及方案有较为深刻及全面的认识。
“产品不成熟、市场难开拓,这些其实都没什么问题,最怕的就是市场开拓后的窜货,窜货是市场的毒瘤!” 这段话来自刚做某品牌小家电城市代理的王经理,王经理本来一直从事家电相关行业,去年开始代理某品牌的小家电系列。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王经理通过自身人脉及市场投入,在该城市逐步打响品牌,并陆续稳定出货,但就在上个月,自己的出货数据不升反降,经过调查,居然发现自己的分销商开始从其他渠道拿货,同比自己这边要便宜10%~20%,为此他走上了反窜货的维权道路,联系原厂、约谈分销、找证据,但最终让他筋疲力尽,信心全无,前期的投资也都打了水漂。
何谓窜货?窜货是指未经公司许可,经销商将公司产品销往非所属区域的违约经销行为或者经销商不遵守厂家的价格体系,以低价出货产品。究其原因都是因为经销商为追求个体利益,舍弃渠道健康利益,进行窜货。而传统模式下窜货的问题防不胜防,很难取证,取证后的处理也有很多难处,让厂家伤透脑筋。
笔者经过对市场的总结,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窜货:
窜货的危害极大,主要造成以下几方面影响:
传统模式下,为什么很难解决窜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目前各行各业为解决窜货问题,有很多手段和方案:
然而,以上传统的解决方案,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窜货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各类的智能技术的不断普及,很多领域进入物联网时代,加上无线模块的智能设备理论上都可以连接到网络上,通过联网是否能处理窜货问题了?笔者带着这个疑问调研了目前非常火爆的智能家居行业,这个行业目前属于多年积累井喷势态,在走访和调研了国内外多个智能家居品牌后,遗憾的发现,目前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太多的厂家真正能通过联网的技术手段进行窜货管理,除了个别企业外,绝大部分厂家还是在用最传统的行政手段(处罚、取证、调研、交保证金等),效果并不好。
在采取智能联网手段进行窜货管理的企业中,以华为、罗格朗等大型企业为首,在他们的智能设备能看到用于追溯的二维码和相关信息,但落地性还有待进一步了解。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家规模中等的智能家居企业,位于江苏南京的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其是国内老牌的智能家居企业,技术实力深厚、落地经验丰富。据了解,他们在渠道管理的历史上也经历过窜货和乱价问题,于是潜心研究通过最新的物联网手段来从技术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在其公司内部,这套系统被命名为“鲁班”一物一码全流程追溯系统。
据其内部产品经理描述,该系统结合多种高科技技术,涵盖云平台、大数据、IP识别及管理、边缘计算、无线通讯等。每个产品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识码,这个码不仅是在外包装上能识别出来,更重要的是植入到每个产品的芯片中,利用物联网的无线技术,这个唯一码可以在设备联网时被上传到云端进行鉴权,确认其出货区域是否合法,从技术上彻底实现防窜货。通过大数据监管,一经发现设备异常上线(没有备份过或者区域错误时),将进行告警通知,并自动远程切断设备功能。
让系统去管控窜货,而不是靠人为,也避免了传统模式下,明明发现一个核心经销商有窜货行为,但顾及他的销售业绩,而不敢下手处罚的尴尬问题。通过系统的管控能力,公平对待经销商们,让大家自觉地遵守区域管控的规章制度,不存在任何顾虑。
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的后台技术,还可以形成定期报表,设立长效的产品流向数据报表,对于多次窜货的区域,不仅可以通过技术上限制,也可以辅助于行政手段对其进行有说服力的惩罚。
最后通过这种最新的一物一码全流程追溯技术,还能实现产品的全流程追溯,如一把智能锁坏了,后台立刻捕捉,是哪个代理商什么时候提的货、何时安装上线的,内部的线路板和核心元器件属于哪个批次交货的、哪个供应商交的货、哪个检验员检验的货、何时入的库等等,都一目了然,如果出现规模性批量质量事故,可以非常轻易的定位出问题发生源并快速处理,快速增强了公司内部运作效率。
上图是该公司产品经理提供的部分图片中的一张,通过这些后台的截图来看,该系统已经能够清晰看到产品ID标识所属客户、区域、是否在线、有无窜货、使用情况等诸多信息。通过云端实时监测产品动向,确保渠道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了解了这家企业的实际落地系统后,笔者看到了行业彻底解决窜货问题的希望,相信这种云端管控的创新技术,将为渠道建设与管理带来极大的帮助,通过宏观把控、微观调节来规范市场,保护经销商利益,将极大的鼓舞经销商们信心。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力,我们也由衷的从内心尊重这种具备不断创新基因的企业。
本文由站长之家用户投稿,未经站长之家同意,严禁转载。如广大用户朋友,发现稿件存在不实报道,欢迎读者反馈、纠正、举报问题(反馈入口)。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投稿的文章,站长之家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站长之家赞同其观点,不对对内容真实性负责,仅供用户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使用建议。请读者自行核实真实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任何后果均由读者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