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柔性屏技术的未来应用场景已延伸至5G通讯设备、智能家居

2019-05-13 12:11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非诚勿扰 张述 爱股轩 孙国豪的爸爸 幻想嘉年华 金在中 仁医 形容女子美貌 雄兵连之乾坤篇

  据悉,有汽车厂商与AMOLED屏幕厂商达成合作,通过将AR技术与柔性屏结合,利用柔性屏特点,模拟“透明”A柱效果,大大降低因汽车A柱盲区造成的行车风险,从而提升驾乘安全与车辆可靠性。此外,“透明”A柱的柔性显示区域还可加入影视娱乐、视频通话等功能,甚至与挡风玻璃形成联动,实现更加丰富的功能应用。

  值得留意的是,在当今的技术下,柔性折叠屏设备闭合都有一定程度的“空隙”,而屏幕多次折叠后会出现“折痕”。然而,据业内人士对全媒体记者透露,不同厂商的折叠屏“折痕”,有的较为明显,有的是可接受范围,上手使用时的感受会令你忽略它。

  转轴、铰链是折叠屏设备的其中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技术同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关系到机身轻薄程度、对柔性屏的保护,以及机身的贴合部位对屏幕寿命的影响。

  实质上,由于不同厂商的折叠屏设备的方案都是各有差异。例如Mate X是通过鹰翼式折叠设计,将手机+平板两种形态合而为一。展开后是一款厚度仅为5.4毫米、8英寸的平板,闭合时则成为握持舒适的6.6英寸双屏手机。华为称,铰链创新技术是这款设备的关键之处,铰链系统能无缝支撑屏幕及折叠。

  智能手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设备,屏幕仅是其中一部分,折叠屏/柔性屏设备的转轴/铰链问题、应用场景等,是目前业界讨论得最多的问题。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表示,“目前折叠屏手机技术难题主要集中在,转轴铰链、屏幕折叠位置粘合、屏幕保护和应用四个层面。”

  然而,柔性屏技术是未来科技领域,尤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是不争事实。对于柔性折叠屏何时能大范围推广,业界专家预期,最快要明年上半年。专家看来,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折叠屏机型和非折叠屏之间,应用的差别,是这款设备受到市场欢迎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对于其应用,不同面板厂商、终端厂商有着不同的方向——有的选择折叠屏,有的则是选择柔性可穿戴设备。

  第二类折叠方式,则是向外折叠。对比与“向内”折叠,向外折叠则是将整块屏幕向外“对折”。对折后,原来的7.5英寸左右的设备,“变身”为5英寸左右,大小与现在5英寸智能手机类似。当前,华为Mate X、柔派都是采用这种向外对折的方案。

    本文来自:

  和那些仅仅存在着“开”“合”两种使用状态的折叠屏手机不同,阿尔法由于是佩戴在手腕上的柔性屏设备,这就注定了它在日常使用中会经常因为用户的手腕动作发生自然形变。在经过仅三年多的技术攻关后,通过仅有0.1mm厚度的新型柔性玻璃的运用,不仅将“腕机”上多达11层的屏幕结构压缩至仅有0.64mm厚度,还实现了屏幕主体完全防水的新工艺。

  而第三种方案是双折叠形式。根据公开视频来看,小米的折叠屏机型所“攻克”的方式不是单次对折,而是屏幕可“左右”折叠——使用时屏幕展开,当无需使用“全屏”时,将左右两边的屏幕“向外”折,中间的屏幕可成为主屏幕,进行各项功能的显示与操控。


  在4月上旬,国产厂商努比亚推出了阿尔法柔性可穿戴设备。据了解,该设备是一款具有4英寸柔性屏、可支持独立通话的可穿戴设备,其形态类似于一条手腕带,对此厂商定义它是“柔性腕机”。它佩戴在手腕时,“弯曲”的长条带状屏幕可延展到手腕上下,差不多二分之一的手腕被屏幕“包裹”着。

  “这款柔性显示屏在色彩显示、功耗、响应速度、弯折、结构强度等多个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据悉,这块柔性OLED不仅能够耐受超过10万次的弯折,甚至还具备同样超过10万次的抗扭曲以及能承受100g钢球冲击的结构强度。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