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2012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国际论坛”专题直播

2019-05-09 12:0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坏女人花 天津松江 非你不可 再次见到你 外籍军团 全方位杀戮 稻香歌词 真恋姬无双

  周凤起:各位嘉宾,我们下午的会要开始了。上午的会开得很精彩,创新的观点层出不穷。下午我看我们发言的内容可能更加具体,更加结合实际,所以彩头大概也能不断涌现。

  今天下午第一个发音的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白晓明先生,他发言题目是“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进展”,有请!

  白晓明:谢谢周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几年在智能电网标准体系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和进展。我想谈两方面问题,第一个就是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研究,咱们国内的一些主要的研究,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的一些研究进展;第二就是IEC SG3工作的进展介绍。

  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因为标准这个东西很重要,在做标准的时候,首先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包括系统的架构,进行系统的设计,要考虑通信、信息安全各个领域专家的意见,从发电一直到用户多个领域。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智能电网强调的是互操作,这个研究应该是社会上能接受,有共同应用前景的。在接口上要非常灵活,所提供的产品要方便维护。

  在标准研究上特别要注意自由和创新,在互操作的过程中因为有时候强调标准,有容易忽略自由和创新。所以要从两个方面研究标准体系,一个方面是从外部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还有从内部看怎么能符合标准,这个产品能符合各种技术性的要求。

  标准体系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要注意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有些人可能觉得“顶层设计”这个词听得太多,实际上这个说得还并不够,要解决跨领域的问题,就比较要从顶层设计考虑。标准体系研究首先应该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要满足各行业的到则和规范。另外考虑到现有的标准和政策法规可能有欠缺的地方,也是一个互动的做法。

  智能电网的互操作性很重要,它是电力信息的控制,涉及到通讯和信息不同的领域。这里面怎么来考虑这套系统?实际上在国外也做了很多,把电力系统、通讯和信息从不同视角来看这个问题,来确定它的域、实体和接口或数据流的构成,确定接口传递手段,确定数据类型,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交换的过程中要满足数据的一些特殊要求。

  这是国家电网提出的标准体系规划,有八个标准体系领域,从基础建设开始,要进行整体规划;加上这些领域,有26个技术领域,跟智能电网比较相关的,跟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比较相关的26个技术领域、92个标准体系和若干项具体标准、规范。这个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它不单是纯粹的运行问题,还包括基础与综合、工程建设、运行与检修、设备与材料来划分,是一个立体的关系。

  2010年6月底进行了多项标准的制定,包括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个智能变电站技术规则、智能电表功能规范等等;2011年对智能电网的标准进行了一些修订,主要是因为的规模的示范实验工程进行了一些总结,在这个基础上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阶段,所以做一个修整。国家电网就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了规划的修订工作,这个修订工作进行得比较细,对《标准体系规划》进行了一下调整,对标准的系列数没有变,但是在个别领域进行了一下修正。

  比如说在应用方面,原来在信息领域是按SG186思路来做的,比如说人力资源的管理系统标准、财务资源的管理系统标准;这样的标准不是太规范,所以按照基础系列标准、信息交换系列标准、业务应用系列标准等等,总体上没有太大的改动。

  在国际化方面,国家电网公司比较侧重占领国际舞台,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间歇性电源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的研究,积极参与国际的标准体系的修正工作。

  同时在风电并网的规范方面,2005年到2011年,风电联网的标准已经发布,现在还在进行量测标准方面的工作。

  在电动汽车方面,在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也进行了标准体系子领域的研究。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涉及到不少的部分,包括电池的部分、接口的部分,包括一些相关技术。比如在国家标准方面,有十六项标准,其中有十二项在正在进行,已经发布了四项标准。还有能源行业标准,这里列出了十二项,其中九项还在进行中。汽车行业标准也是有五项,其中三项还在进行中。除了标准体系的建设以外,我们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具体行业领域标准的制定工作。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在IEC成立了PC118,它主要是研究用户接口领域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这个秘书处设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有很大的操控权力。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的争执。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国家委员会提出了中国要设立这么一个专业委员会,讨论了两年,结果还有很多的争议,有很多的故事,但是最后这件事落到了中国。

  这个专业委员会很重要,涉及到很多的企业和产品。在2012年2月8日,在天津召开了首次会议,准备在5月份进行第二次会议,讨论推进用户接口侧的标准制定工作。

  这件事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里有一个图,这个图左侧是电网侧,电网作为一个控制系统,标准体系很成熟的;右边是用户侧,大量的用户标准还比较混乱。智能电网的名字我们起的是“智能电网与用户侧智能设备信息交互接口”,涉及到智能楼宇用电设备、智能家居系统和用户侧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等各种设备与电网连接信息交互借口。这个PC成为了IEC历史上第一个PC,因为以前都是TC。

  它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内容,至少它可以涉及到几类标准。第一个标准相当于做一个架构性的设计,总体上的考虑,包括名词、术语等等。第二个,它有一个公用的模型CIM,在用户侧需要有这种需求,怎么来描述各种不同的设备,只有描述清楚了才能接到网上去,才能更准确。有了这个模型之后,怎么交换信息;这些信息怎么能通过一种通讯技术给它影射过去。还有常规的一次性测试,这都是以后要考虑的。

  这样一个平台,可以给各国提供很好的交流机会;另外,推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一个标准体系。需求响应我们当时也是考虑一些共性的需求,比如说家居、楼宇、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等领域。

  第二个大方面,我想介绍一下IES SG3的工作,IES SG3成立了一个战略工作组,叫做第三工作组,现在已经成立了第七工作组。SG6是电动汽车工作组,也是刚成立的。这个主席是TC8的主席,又兼了PC118的主席,他主持了很多的东西。最后一次会议是在十几天以前,在亚历山大召开的一次会议。

  主要的工作进展大概做了这么几件事。第一件事,刚一成立就弄了一个白皮书,表达了智能电网标准,想作为一个灯塔来引领,引领技术发展。

  然后就开始编写一个智能电网的标准路线图,这个路线图在2010年的6月发布1.0版本,本来打算今年发布了2.0版本。后来发现不是那么简单,工作非常艰苦,各个TC也不认帐,发布了问卷以后,TC反映的东西基本上没法用。经过努力,SG3的战略工作组对各个TC的指导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它是直接对SMB负责,指导各个GC的战略指导方向。

  第三项工作,就是向SMB提出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十项建议。

  第四项工作,每年召开两次IEC TCs/SCs的国际讨论会,协调各相关TC的工作。

  第五项工作,就是推进IEC领域标准工作的系统工程方法,这是一个主导的作用。因为大会主席的杰出工作,去年获得了在墨尔本召开的IEC世界大会的最高奖项,最高成就奖。

  国际标准有这么几个国家的标准值得注意,一个是ST3的路线图,我们叫标准体系;还有NIST发布了1.0版本以后,又发布了2.0版本,但是没有特别大的变化。还有欧洲的电工领域的标准体系研究,还有德国的标准体系,日本、韩国也在做相关方面的研究。

  这个标准体系发布了1.0版本以后,包括美国标准研究院发表以后也进行了修正,因为大家知识的更新和进程的建设,标准也有一些更新。

  刚才说的方法论问题,TC8做了一个能源系统需求开的智能电网方法,叫PAS文件,可公开发表的文件。这个咱们国家已经翻译过来进行采用,已经完成了报批。这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于什么呢?它是把智能电网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你做一件事情,系统工程的角度是把技术规范和用户需求分开,包括工作组的建立,怎么来确定一个需求,讨论需求、更新需求,最后使这个需求确定完以后,将来的系统能够适应这个需求的需要,能够满足这个需要。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方法,这个很快就要发布,大家可以参考做一些比较大的工程。

  另外SG3系统公正的分析工具也做,这里面是一个叫做Mapping Chart,从功能的观点和角度来分析标准,而不是作为一个设备体系的关联关系。主要是对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标准、哪些领域缺失标准。

  还有就是Usecase,通过Usecase分析,来确定哪些角色来参加这个事情,这套工具形成了一些规范。这都是SG3推出的系统分析工具。

  SG3还做了一些事情。第一个,这个路线图准备进行比较大的改动,主要是增加下五年和下十五年的计划;另外,欧洲那边提的很多能源的概念,它希望能够把一些概念也取过来。

  在Usecase工作组,分成方法学与7个领域组,更新Usecase方法学,将IEC PAS UZIIA变成国际标准;Mapping  Chart是标准的Usecase模板,以Usecase做参考,提取需求。

  近期对标准进行修正,对主要的内容进行审查;另外要把各个TC放进去,还要得到各个TC的反映。

  另外T5,实施智能表计,增强对能源使用的了解和建筑管理。T15,强调得更多一些,强调了一些比较重要的观点,包括中压和低压网络交互信息的通讯与控制,包括比较大规模的能量存储。

  这些还在头脑风暴,到底最后什么东西,还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咱们共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改。

  TC57是IEC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工作组,提到要无缝连接,要产生14个新标准,正在做和已经做了16个;还有模型要规范化,推61850的新技术等等。

  刚才说了,欧洲这边对标准也有一些具体描述,它认为应该进行20类标准的修订,要产生29类新标准。这里面分不同的领域,比如说发电领域、智能表计领域、工业领域,它认为应该把IEC的62056数据模型和61850的数据模型进行统一。这个文件写得非常详细、非常认真,值得我们参考。

  我就跟大家介绍这些,有些都是这两年正在讨论的进展,希望大家参与学习,同时我们也提出我们中国的建议和意见,谢谢大家!

  周凤起:白总实际上是代表我们国家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所以了解的情况是非常具体,而且也正在积极努力进入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有一部分想弄到中国来牵头。这个工作很有意义,专业性也比较强,遇到这方面问题可以再详细探讨。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