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大唐高鸿车联网事业部技术总监张杰:发展智能网联要解决投资主体

2019-03-01 11:5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最好的作品打一成语 最好的作品是什么成语 最快的速度打一成语 最快的速度是什么成语 最快的阅读成语 最快的阅读打一成语 最吝啬的人打一成语

  自2018年以来,我国的智能网联领域取得非常显著的进展:一是已在近期为LTE-V2X商用部署分配了频谱,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二是C-V2X产业链各环节的厂家都有实质性的投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18年11月,我国实现了世界首例“三跨”展示,充分证明了中国企业在C-V2X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厂商、零部件供应商把研发主力放在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研发和试验进度比较迅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从落地推广的角度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唐高鸿车联网事业部技术总监张杰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上,欧美市场的示范经验丰富,运营数据积累雄厚,而我国至今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示范运营。比如,业界普遍认为高速公路环境相对封闭、道路状况较为理想,最适合率先进行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落地,我国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九省市智慧高速建设规划,但到实际建设方案对智能网联发展考虑得还不充分。她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产业的发展给出更大力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张杰认为,可以用两个思路解决问题:一是如果希望把智能网联服务作为公众基础设施,由政府承担相关建设费用,那么就需要在道路建设、升级项目上设置预算科目,对车载设备实行强制安装;二是如果希望更市场化,就要给道路运营商更大的运作空间,允许他们以更灵活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事实上,车路协同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摄像头、雷达等单车传感器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中国企业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赶超。然而,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可以依托国内更为发达的基础设施,借助车路协同技术,降低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门槛,实现智能网联领域的“弯道超车”。

   在张杰看来,推动智能网联发展还是要解决投资主体的问题,要获得最佳使用效果,需保证足够的渗透率,牵扯道路建设、车载设备升级、存量车后装等问题。目前各方都在等待其他环节率先就绪,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资牵引,渗透率达不到一定水平,技术的使用效果将无法很好的体现,难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进入。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