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与中国平安共建智能医疗研究院 以人工智能解
这里的满足需求归纳起来就是“解放医生生产力,让智能医疗活起来”。平安医疗AI平台总经理、平安医疗信息安全研究所所长谢震中表示,未来医疗发展的方向,大医院不会承担特别基础的医疗工作,这些工作会放在二级和二级以下医院。大多数企业做智能医疗的时候想的是就医体验,实际上人工智能做的事情,不单单是为患者服务,还要提升医生的行医体验。“老实说一些资深的专家,不应该做一些简单、繁复的机械性劳动,国家也不希望培养出的高水平医生,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
在谢震中看来,平安与其他公司不一样,是以做生态为主,只需把数据层和AI层搭得完善即可。“平安AI是虚拟芯片,号召业界共同去做为客户服务的PC。”同时,他也坦言,我们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AI模型并不能覆盖所有疾病。
同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顺昌也认为,智能医疗能极大地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弱,如果常规性的培养一名资深的放射医生,没有10到15年是培养不出来的。“这个过程当中,人工智能能不能助力医改,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相当有看头。”
据新浪医药了解,此次合作双方将在智能医疗体系构建、医疗机构服务与管理、卫生经济学研究、智能医药研发支持及云质控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与成果转化机制,引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创新开发及推广应用。
人们不禁好奇,是什么契机让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与平安一拍即合。
其中,平安携手重庆与重庆疾控中心首创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疾病预测与筛查模型,目前在传染病预测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筛查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庆监测数据显示,应用流感、手足口病预测模型,可以提前一周预测传染病发生情况,流感和手足口病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均达到86%以上,高发季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秘书长刘希华答道,在现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如何使医疗技术与科技更好的结合,单纯依靠既往的临床经验已经不够。双方借助于自己的优势资源,优上加优,将海量的临床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整合在一起,最终能提升医生的诊断水平、治疗水平、基础研究水平,造福于患者。
11月10日,2018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在天津召开,高峰论坛会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平安集团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智能医疗研究院。
当然,平安智能医疗的野心不仅仅于此。目前,平安医疗科技以中国平安的人工智能技术积累为核心,以平安云为载体,从服务政府开展智慧医疗和辅助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效率两个方面,构建了包括智能医疗质量控制、智能疾病预测、智能分诊导诊、智能医疗影像筛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智能ICU重症管理以及智能随访患教等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端到端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矩阵。
这个观点得到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顺昌的认同。焦顺昌表示,智慧医疗目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之前已经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在医疗所属的各个领域逐步会有更多应用。“我特别希望人工智能去解放医生的智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