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推进智慧医疗 服务大众健康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07 专页
推进智慧医疗 服务大众健康
中国电信在2018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博览会上设置展厅
电信工作人员向患者介绍“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中国电信医疗信息化展台
客户体验智能体检应用
客户体验“智慧医院”应用
剑川县金华镇向前村村医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上为患者开药
剑川县妇幼保健院医生演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王琼梅
通过医疗云平台,患者的健康信息可以在不同医院之间实现互通共享;借助运行在云平台上的虚拟电脑,医生可以借鉴其他医疗机构的治疗方案,降低误诊率;4G技术的引入,为护士站注入了智慧动能,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拉近医患关系;远程视频、影像云等产品的引入,让远程就诊更为便捷,优质资源共享不再遥不可及……在云岭大地,信息化与医疗的融合推进,为医疗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信息化基础,让医疗服务更为高效,给百姓就医带来了诸多便利。
健康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的制定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战略的推进和深度实施。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发挥自身优势,在医疗信息化领域倾注颇多,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信息化与医疗深度融合的路子,是智慧手段给力健康云南建设的重要尝试。
云HIS系统 构建信息共享格局
患者转院时不必再提供过往病史、治疗方案等信息,医生可通过云HIS系统(即“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查看患者健康信息,这是剑川县医疗数据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共联共享给当地百姓就医带来的实惠。
剑川县现有县级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8所,乡村卫生室88个。因各种原因,信息化建设滞后,给当地医改的深入推进带来了艰巨挑战。据了解,剑川县在“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之前,当地卫生和计划生育系统使用着公共卫生、家庭签约、人口信息数据、疾病防控和信息上报等十多个系统。这些丰富多彩的行业应用是医疗产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的产物,但是由于这些系统是不同厂商开发的,存储在各个系统上的数据信息犹如一个个“信息孤岛”,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制约着医疗信息化的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和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
只有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好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这座高楼才能拔地而起。为了解决数据联通和共享的问题,提速当地医疗信息化建设,2017年12月,中国电信剑川分公司与剑川县卫计局联合打造“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区域内的医疗数据协同提供统一规范的信息化服务。
在平台的构建阶段,中国电信大理分公司积极和剑川县卫计局对接,结合剑川县区域医疗信息化落后,分级诊疗推进缓慢,医保结算困难等现状,为其量身定制行业信息化方案。
2018年5月27日,剑川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在县妇幼保健院等9家医院上线,通过统筹县域人口健康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资源,实现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业务应用的有效协同。
基于中国电信纵深覆盖且速率稳定的网络优势,加之系统强劲的功能,剑川县“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正式运营后,得到了政府、医院的广泛好评。剑川县卫计局局长何志成表示,“互联网+医疗”的基础就是信息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有效对接和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成果共享等。同时,“人口信息健康平台”降低了医保的安全风险,利用大数据分析,也保证了患者信息的精确性,对于规范医疗行为、降低误诊率等大有裨益。剑川县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杨金花说:“一直以来,妇幼保健院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信息统计、报表制作等相关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自‘人口信息健康平台’实施后,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工作质量。”剑川县金华镇向前村村医刘晶坪举例说:“之前,医保结算这块工作非常繁琐,从手工台账整理到去乡镇卫生院报账,前前后后得花10多天时间,费时费力。”今年,系统开通了医保报账功能,可自动生成门诊补偿登记表,无需亲自前往乡镇报账,“为我们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剑川“人口健康信息平台”项目是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探索县级医共体建设的有益尝试,在剑川模式成功运营后,公司将把该模式推广到全省。目前,全省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已搭建完成,中国电信云南公司解决方案中心将协同合作伙伴为全省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全力支撑“互联网+健康医疗”在全省的落地开花。
智慧医院 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医疗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国电信云南公司顺势而为、乘势而进,依托自身网络、品牌、技术等优势,着力打造“智慧医院”,快速搭建医务人员工作平台、医患交流系统、院外医护服务应用、阳光医院等,为其工作“减负”的同时,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据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李扬介绍,“智慧医院”涵盖“移动护士站”“移动医生站”“家庭签约医生”“医院综合管理”“阳光病房”等平台。
有了“移动护士站”,护士只需用终端扫描患者入院时佩戴的标有住院号编码的条形码腕带,就可实现患者信息查询、生命体征录入、跟踪医嘱全程等重要数据的记录和查阅。这样可以减少护士在护理或是执行医嘱过程中的差错,相比传统人工核对的操作,将减少手工记录,降低护理出错风险。“移动护士站”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护理数据实效性及准确性;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护士有更多精力照顾病人,保证了服务的高质量,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的优质护理服务。
与“移动护士站”有异曲同工之处,“移动医生站”是为了帮助医生提升工作效率而设计的。由于医生需要在病区查房阶段了解病人的实时情况,在传统模式下,医生查看病人情况时,需要在病历本中去找寻所需要的信息,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导致失误。有了“移动医生站”,医生在工作时就非常方便,只需携带移动工具,便可随时查阅和记录病人的信息,高效而省心。
通过深挖住院患者的信息化需求,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以互联网电视为载体,统筹电信网络、IPTV、固话、信息化应用业务,打造医院“阳光病房”。定制化的开机界面上有着医院特色、医院导航、科室介绍、专家介绍、健康宣教、送餐、个性护理等服务菜单,帮助患者能够在就诊的时候找准人、看准病,享受丰富的信息化服务。
目前,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已与全省1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智慧医院”项目合作,在推进移动护理、移动查房、医疗影像云、后勤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影像会诊 惠及偏远地区患者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基层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卫生服务效率不高、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群众看病难问题较为突出。实现卫生服务改革的目标,克服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的瓶颈,必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制度,使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深入,加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智能医疗起到了强力助推作用,成为许多医院加快自身建设,实现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信息化领域积淀的综合优势,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进科学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影像会诊中心”的建立就是其中的关键举措。
依托中国电信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影像会诊中心”,影像资料以云胶片的形式存储至云端,可长期无忧储存,降低实体保存胶片的库存以及管理费用,方便安全。基层医院遇到疑难杂症或者棘手的问题,可以通过云平台,将患者检查的影像资料适时、清晰地传输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影像会诊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集中医师力量进行远程会诊,并将诊疗意见快速传回至基层医院,高效、便捷。
搭建“云影像会诊中心”是积极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切实手段,对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而言,可以扩大省级龙头医院的辐射和服务范围;对于基层医院来说,远程会诊为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通道;对于偏远地区的患者而言,可节省到大城市求医问诊的路费、住宿费等大量的非医疗费用和非医疗时间,无需来回奔波即可享受来自于云平台的各位专家所提供的诊疗服务。
医院OA办公系统、114号码百事通预约挂号、一卡通、贡山独龙江乡远程医疗、巧家药山镇和鲁甸龙头山乡互联网医院……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合作广泛。下一步,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将整合人工智能、云视讯等前沿技术和应用,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并在现有基础上,融合资源,开放合作,根据医院业务需求,构建包括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检验、远程病理在内的分级诊疗云。
“云”端信息共享、智慧医院推进、影像会诊中心运营……中国电信云南公司作为我省“互联网+”规划和设计的参与者,方案实施的技术支撑者和服务者,在推进互联网技术助力医疗健康行业快速发展的融合过程中,以专网、云和大数据能力为基石,充分发挥基础资源、渠道服务以及创新转型的优势,为医疗行业提供多元的智能医疗服务。在“全面深入推进健康云南战略”的新征程中,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将持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服务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医疗健康产业的深入融合,为我省智慧医疗的提速建设注入源源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