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腾讯医疗业务聚焦“三横两纵” 描绘“安全高效 智慧健康”蓝图
当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加之长期积累的慢性病难题,我国仍面临着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区域医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急需注入新的动力。
【天极网IT新闻频道】在互联网行业深耕了20年的腾讯,迎来了战略升级新起点。11月1日,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开幕。“如果说,过去20年,互联网的重要进步集中在ToC的消费者互联网;那么未来20年,互联网的重要发展将来自于ToB的产业互联网。”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指出,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下半场,互联网不只要提升衣食住行的交易效率,更要推动衣食住行的生产方式变革。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三横两纵力促安全高效 智慧健康
四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生态不够完善,对医生跟患者之间互动,以及患者自身主观需求的考虑不足。
腾讯觅影是腾讯在AI医疗领域的一个起点,同时,腾讯也在不断探索拓展AI医疗的应用场景。从腾讯在AI医疗领域的产品落地情况来看,主要在两大方向发力, AI医学影像和AI辅诊,前者的拳头产品包括能支持多种癌症早筛的腾讯觅影,也有帕金森病运动功能智能评估系统等创新的尝试;后者则基于腾讯行业领先的深度学习模型建模,为HIS、SV厂商、医院、医生提供诊断风控、合理用药智能化服务,辅助医生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为患者提供智能导诊分诊服务,缓解医院导诊咨询压力。
腾讯医典连接医患
据了解,目前腾讯觅影已上线全国100余家三甲医院,累计辅助医生阅读医学影像超1亿张,服务超百万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5万例。同时,在辅助医生进行病例分析方面,就单家医院来看,已辅助医生累计分析门诊病例700万份,提示高风险17万次,有效辅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这些发展方向,无不表明腾讯将深耕医疗行业,助力医疗产业升级的决心。丁珂最后表示,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生态共建,深耕医疗行业,开启安全高效、智慧健康的新时代。
评论
2018年8月,腾讯与权威医学健康信息平台WebMD达成独家内容授权合作。腾讯医典还与800多位国内各学科临床医学专家和40多家顶级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共同构建全面、体系化、有深度价值的医学知识内容。目前,腾讯医典已能提供480多个常见疾病、84个常见症状、61个急救知识的权威医学资讯。
会上丁珂指出了目前医疗服务存在四个关键的痛点。一是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人口健康服务的新格局,“以前我们可能不常碰到的问题,像癌症,一些老龄化的疾病如帕金森,现在变成了医疗开支的很大一部分。”
截至2018年10月,微信医保支付已覆盖深圳、广州、成都、郑州、厦门、长沙等全国几十个城市,上线200多家医院,同时,全国已有1300余家药店已支持微信医保支付,城市居民可一键绑定社保卡。
三是整个医疗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在新的智慧化发展需求下是落后的,这造成了很多新技术往医疗的环境里面落地的时候没有那么快。
在助力医疗行业智慧化升级上,腾讯也在试图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解决问题。
去年8月,腾讯紧随人工智能的热潮推出了首款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医学领域的产品——“腾讯觅影”。自发布以来,腾讯觅影构建起了AI医学影像分析和AI辅助诊疗两项核心能力,能够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辅助医生筛查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宫颈癌等疾病,以及利用AI辅诊引擎辅助医生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
为智慧医院搭建基础设施
2013年,腾讯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搭建起了智慧医院,在健全连接医患的基础服务设施上开始发力。经过不断打磨,2018年,微信智慧医院3.0实现了连接、支付、安全、合作四大升级。新一代的微信智慧医院将原来碎片化、断裂的就医链条全部打通,贯穿了智能导诊-挂号-在线问诊-电子处方-医保支付-查询-在线复诊-在线随访等环节,为患者就医提供全流程的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在拥抱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腾讯首先要深耕垂直行业,在智慧零售、医疗、教育、出行、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扮演好“数字化助手”。汤道生表示,“我们一方面要打造出完整化、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提升数字化应用的便利性和操作性。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行业的深度认知,成为合作伙伴的定制化‘数字顾问’。”
在利用智慧医院、医疗AI去解决B端痛点的同时,腾讯也为C端用户打造了可靠的医疗科普资讯平台。在“伪科普”横行的互联网时代下,权威、专业、实用的大众医学科普资讯平台——腾讯医典应运而生。
谈到未来腾讯医疗健康业务的突破点,丁珂透露将聚焦在三个核心能力和两个重点学科:一是包括电子健康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专业高效的腾讯医典服务,三是医疗AI;两个重点学科则是肿瘤和妇幼。这“三横两纵”的布局也意味着,腾讯未来再医疗健康业务将更加聚焦,无论是微信智慧医院建设、医学科普资讯发布、AI医疗创新,都将重点围绕妇幼保健和肿瘤诊疗这两个学科重点,而这,也正是医疗行业中两个最棘手的领域。
长期以来,医疗行业中“三长一短”的诟病背后,支付痛点最为明显。腾讯也在支付环节中发力,其中微信医保支付是腾讯发展移动医疗的底层基础,是打造移动端的医疗全流程服务的关键。从“刷卡”到微信“点付”,微信医保支付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医疗体验,根据微信医保支付在深圳试点的测算,用户使用微信医保支付就诊,可以平均节约43.6分钟的就医排队时间,极大改善了患者看病挂号难、缴费繁琐等诸多不便,就医流程得以优化。
从这些痛点出发,医疗行业的智慧升级是迫切的。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丁珂表示,这是对以“智慧化”解决行业痛点的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医疗AI成可靠“助手”
大家都在看
医疗行业急需“智慧化升级”
二是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医疗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大家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选做最好、最靠谱的选择,直接现象就是在顶级的医院里面一‘票’难求。”
使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思路和业务版图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