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五常大米滞销迷局 掺五常稻花香二十斤中只有一斤真米

2019-01-06 21:2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逆水划船 逆水划船 打一成语 逆水划船成语 逆天者 鸟的成语 农产品 打一成语 农产品打一成语 女人生孩子打一成语

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市场上已经出现“调和米”,即掺假的五常大米,影响了米业公司对本地稻米的收购量。2018年的气候异常,导致稻米质量下降,也成为滞销原因之一。

临近2018年年底,黑龙江省五常市志广乡靠山屯村村民邵明家中仍堆积着百余袋当年10月收割的稻谷。这些稻谷在经历脱壳、打磨后,将变为著名的五常稻花香大米。由于这几十吨稻谷尚未卖出,邵明对此感到忧虑和不解,“往年很好卖,2018年却一直没人收,种稻子的钱很多是贷款,还贷都成了问题”。

1℃记者近日在五常市稻花香主产区采访发现,尽管当地大米产业已经发展多年,但粮农所种植稻谷的销售渠道只有本地米业公司和一些种植合作社。其中,水稻种植合作社分布最广,目前,五常市的水稻种植合作社数量超过千家,遍布全市各个乡镇,所采用的销售方式是直接从粮农手中收购,再加工、包装后销售到外地。但绝大多数合作社的规模均不大,很多甚至是几户粮农自发成立,经营方式松散,仅为开拓自己销售渠道而成立,销售量完全无法与同样遍布全市的300多家米业公司相提并论。因此,米业公司一向是当地稻米销售的最主要渠道,拥有较强的话语权。

另一农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生则告诉1℃记者,根据他调研掌握的情况,虽然当地粮农在种植方面确实都经验丰富,但还是有一些新的种植问题让他们一时难以解决,例如一些土地的肥力已经在下降,自然影响稻米的质量。

吊诡的是,在当地粮农出货难的同时,市场对“五常大米”的需求却十分旺盛。据估算,市面上打着“五常大米”名号销售的大米规模可能达1000万吨,而五常市每年大米产量只有5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保守测算的话,市面上每20斤“五常大米”中可能只有1斤真正出自五常。

邵明的遭遇并不是个案。第一财经1℃记者在五常市水稻主产区的民意、志广、龙凤山等乡镇采访发现,各村均有一些种粮户至今也没有把收割下来的稻谷卖出去。主要原因是当地粮农在销售渠道上没有话语权,而作为主要渠道的米业公司则突然降下了收购量和收购价格。

一些当地业内人士辩称,“调和米”是五常大米市场定位变化的产物,是消费层次变化的一种体现,因为纯正的稻花香米种植、收购和加工成本都很高,最终的市场售价也必然高,一般消费者可能消费不起。“调和米”如果按照五常稻花香米销售出去,外地的消费者也很难分辨出真假,价格却肯定低于纯正的稻花香。所以,“调和米”就应运而生了。

“真正的稻花香,价格一定高,低价买不到真稻花香。”林刚向1℃记者反复强调。以他的合作社为例,从粮农手中收稻谷的价格在2.6元,经过脱粒、打磨等加工环节,再加上真空处理、分装、物流等这一系列成本算下来,成品五常大米的出货价就已经达到每斤7.5元,下游经销商的出货价均超过了每斤10元。

1℃记者从当地一些米业公司知情人士处获悉,米业公司并非一开始就愿意掺假,但随着近几年稻花香米的名气越来越大,市场的需求量旺盛,因此“迫于无奈”收购外地水稻掺进本地稻花香中,按稻花香米进行销售,“客户的问题会提得很细,比如七成真三成假、真假各一半,比例不同,价格也不同”。

前述五常当地粮农还告诉1℃记者,即使同在五常,使用同样的稻种,种植出的稻米质量也存在着明显不同。比如灌溉稻花香最优质的水源是地表水,民意、志广、龙凤山等乡镇有河流流经,粮农种植使用的正是地表水,种植出的稻米质量就高于使用地下水种植的沙河子等乡镇。

五常市政府已经持续推出保护五常大米地理标志品牌及规范整顿市场的各项举措,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的复杂局面暂时难以解决。

“调和米”与20倍假冒货

[五常本地粮农给1℃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多年种植实践来看,每大亩(当地民间计量单位)的最高产量在1300斤左右,每斤售价按2.7元计算,毛收入为3500元左右,刨去各种开销成本以及承包费,最终每大亩获利仅有六七百元。而2018年米业公司开出的收购价低,有的甚至只有每斤2.1元,获利甚微。因此,他们不愿意卖掉2018年的收成。]

但当地业内人士的看法是,从现实效果来看,整顿和打击的力度还远远不够,而目前的市场已经极度混乱,要真正做到使“五常大米”这一原产地保护产品正本清源,五常当地政府和企业需要做的事无疑任重而道远。

五常市优质的“五常大米”早已家喻户晓,特别是近两年知名度最高的五常稻花香米,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但2018年,往年并不愁卖的稻花香米却在当地出现了滞销,一些粮农的稻花香米至今还没有卖出去。

前述五常本地粮农给1℃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多年种植实践来看,每大亩(注:东北地区将1000平方米称为大亩,并习惯以此作为土地计量单位)的最高产量在1300斤左右,每斤售价按2.7元计算,毛收入为3500元左右。刨去种子、化肥、育苗、脱粒、人工等开销,每大亩最终能获利1800多元。但如果是承包地,还要刨除每大亩1200元左右的承包费,最终每大亩获利仅有六七百元。而2018年米业公司开出的收购价低,有的甚至只有每斤2.1元,按这个价格算下来,每亩获利甚微,加上2018年减产,可能都要赔钱了。因此,他们不愿意卖掉2018年的收成。

客观而言,当地对于五常稻花香及五常大米的质量一直有严格管理和要求,不是正宗的稻花香,不得使用“五常稻花香”或“五常大米”等显著字样,而使用“珍品米”、“东北大米”等字样,但因为产地是五常,外地消费者也会认为是地道的五常大米,这也成为当地米业公司热衷于推广“调和米”的主要动力。

不仅五常当地的米商自己热衷于销售“调和米”,五常大米也在原产地之外被广泛假冒。

对于米业公司给出的理由,当地农户普遍认可特殊气候造成稻米水分过多、出米率偏低等客观因素,但认为所谓“用量下降”的说法缺乏说服力,实际上其背后也真是大有玄机。

1℃记者随机打开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输入“五常稻花香”等关键字,搜索到的卖家数量过百,均宣称为正宗五常稻花香米,其中不乏价格折合每斤3元左右的卖家。

从2003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把五常大米确立为原产地保护产品,明确五常市全部24个乡镇所生产的40多个品种大米都叫五常大米。五常市政府在201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6年12月,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联合发布“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榜单,五常大米品牌价值639.55亿元,位列地标产品全国第五、大米类全国第一。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