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40年中国医疗服务大进展:从挂号长龙到AI问诊
由传染病防治的“受援者”华丽转身
疾病风险预测、影像筛查辅助诊断、智能质量控制、临床决策支持……这些在医疗AI语境中发力的方面翻译过来就是:预测会不会传染病大规模流行、帮忙“看片”、在医生疏忽时提醒、学习大量论文和临床经验后给医生出主意……截至目前,AI正以各种不同的角色历练、升级,为未来的“合体”做准备。
北京市卫计委副巡视员高小俊表示,提高了预约率,就诊将更精准。北京先后推出了网络预约、电话预约和院内预约以及医联体内的预约。例如北京肿瘤医院的预约方式一共有9种。截止到2017年底,北京市三级医院总体预约率为61.8%;市属22家三级医院,2017年的预约率超过了86.2%。
随着信息手段的丰富和发展,信息不流通、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在一步步化解。2015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启动了首个3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针对看病就医瓶颈问题,创新医疗服务举措。
图③ 1977年,云南基诺山的基诺族医生在户外为群众看病。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摄
十几年的时间,我国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国际角色从“受援者”转变为“援助者”。在制度建设、专业团队、研发方面产生了巨变。
⑥
⑦
③
以往熙熙攘攘的挂号大军消失不见
一张并不起眼的主要健康指标变化情况表格,在精彩、振奋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展示,其中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增长到2017年的76.7岁,9岁的增加乍一听感觉并不太多。但相较于人类寿命用了几千年时间从石器时代的15岁增加到上世纪50年代的35岁左右,9年是一个人类拒绝向残酷自然妥协的巨大成就。
图⑦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是20世纪村医的老三样。
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个文件,推动医疗行业的AI赋能快步进入“成长期”。
图⑥ 如今挂号缴费不用排队,直接手机扫码完成。
以前,北京三甲医院门口挂号的队伍排成长龙。如今,所有三级医院均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预约诊疗,绝大部分患者不再需要排队,只需要在预约时间段到达医院就能看上病。
⑤
图④ “智慧医院”展厅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医院的模样:全科医生辅助诊疗,智能家庭医生随访。
从挂号长龙到AI问诊
更大的巨变还在“路上”。“互联网+医疗”的开放场景下,未来已来。
排队挂号,进入医院的这第一步,就需要花费患者巨大的时间成本。也正因此才滋生了“票贩子”“黄牛党”“代人排队”等生意。为了利益,大量的“号”落入了并不急需的黄牛们手里高价倒卖,而急需的患者却可能在苦苦排队数小时后被告知已经没有专家号。
从医生的角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焦顺昌也很欢迎AI对轻问诊的接管,“把医生从病例录入、开化验单等繁重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技术含量的医疗服务,能让医生获得更强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