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车联网创业者郝超:谁做到了这五个“最” 谁就掌握了车联网的未
车联网创业者郝超:谁做到了这五个“最” 谁就掌握了车联网的未来?
2018-08-28 11:54 来源:铅笔道pencilnews 公司 /手机 /汽车
原标题:车联网创业者郝超:谁做到了这五个“最” 谁就掌握了车联网的未来?
铅笔道 专栏作者 | 郝超
郝超:擎话创始人,前百度高级产品经理,专注车联网行业和互联网创新。
两年后,能以车机为主要载体实现最爽心的视觉体验、最懂人的语音交互、最高效的导航闭环、最多元的视听内容、最便宜的流量费用,才有机会做出最好的车联网产品,才有机会让车联网功能成为一辆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7年阿里巴巴王坚说过一句话“以后开车还用手机导航,就是汽车人的耻辱”,一时间,风乍起,人们仿佛感受到了车联网英雄之将至。然而目前人们始终对车联网的短期模样,看不真切。作为一个圈内人,我今天不开脑洞,不聊百年大计,也不扯5年规划,就想做个理性分析,2年内,全国最牛的车联网能做成什么样子。
2年时间,等不及V2V大规模铺开、等不到AR-HUD的普及、也看不到车联网+区块链滋润大地,有可能看到的是车主与车的交互体验,有了颠覆性提升。何谓颠覆性提升?根据彼得·蒂尔的《从0到1》的理论,就是要提供10倍好的体验。可惜的是现在的大多数企业,做产品的出发点从来不是用户想要什么,而是我有什么。如果有人能在2年内做到以下5个“最”,必定鹤立鸡群,万人追捧。
一、最爽心的视觉体验
这依然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或者说,心理学里的首因效应在车联网领域同样试用。视觉界面好不好看、酷不酷炫,会对消费者、尤其是小白消费者起重要影响。行业里,以阿里的斑马系统为代表的,高举轻导航大旗,认为车机默认界面是地图会让车主觉得舒服;以腾讯车联为代表的,崇尚Metro风格,认为在大屏上,大块的扁平化图标能让车主快速点击进入常用应用。这两大类产品,优秀的践行者也的确让人体验良好,然而离本文要探讨的惊艳体验还差一句awesome。
君不见,对车内视觉最在意的改装车玩家,愿意花成千上万块,在车里加装各种仪表,转速表、增压表、机油温度表等,为的就是朋友上车后那一句"帅爆了";君不见,爱给车里购置各种小物件的女车主们,其实是想营造车美人更美的车内氛围,充分体现自己的审美和格调,那处在C位的车机大屏怎么能对此无动于衷?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论轻地图、Metro标、仪表秀还是粉红风,重点在于对用户个人喜好足够的尊重,让用户有的选,同时,也要有数一数二的界面和交互设计。爱车圈里有句很流行的话"如果你锁完车,不回头看一眼,兄弟你买错车了"。同理,如果能让车主启动自己的车时,一瞬间有了坐在超跑的幻觉,那就相当成功了。
不断优化车机的视觉&交互体验,这是做深度。广度上,若能压住成本在整车集成技术并不很成熟的HUD、AR-HUD、车窗屏显等,则会大大加分。而蔚来则更加聪明,用了不高的成本,把AI具象成了小机器人NOMI,大受好评,追随者众。
二、最懂人的语音交互
无可厚非,语音是车内最适用的交互方式,至少在2年内肯定是。语音唤起车内AI、语音控制车内设备、语音点歌、导航、听新闻、笑话...被高举高打大肆宣扬。然而,根据一些真实用户的长期使用反馈,语音AI堪称三傻。回答提问时话术傻、当众唤起时自己显傻,聊天误唤醒时吓傻。用的时间长了,慢慢变成了一个蓝牙播放器(低端车没蓝牙),或是变成了离线音乐播放器(流量用完了)。关于槽点,我能写2万字,篇幅有限,列几个典型的:
1.我:我想听周杰伦的歌;AI:播放了《告白气球》。
点评:前几次还觉得不错,但别忘了我是近2年的老用户,他竟然每次都是《告白气球》,导致我都不想听周杰伦的歌了。
2.我:来首五月天的歌;AI:打开了一个五月天歌单list,每首歌大概花20秒加载,最终因为版权问题播不了,轮巡到第二首,20秒播不了...第N首。5分钟后我终于听到了一个演唱会版本的歌。
点评:没版权你直接告知我就行,何苦耽误我时间呢...各种想听的歌因为这个问题,一次次消磨我的耐心,后来宁愿听离线歌曲了,至少还能保证有歌听了,不会在开车时让我分心。
3.我:来首Ed Sheeran的《Perfect》;AI:@@
点评:这个确实是高难度了。不过大多AI连任何英文都识别不出来,只能语音点中文歌让人实在觉得无趣。最气人的反馈是没有反馈(比如XxxOS的,还是不点名了),好一点的能把Perfect识别出来然后播个其他版本的,更好点的比如蔚来的nomi也只听懂了Perfect但播对了歌曲。
见微知著,总结来看,语音交互要想做到懂人,做到10倍好于现在的体验,我认为需要这几个层级做到90分。
第一层:听清听懂。做到交互前可预判、交互中有反馈、交互后有结果(不论是不是用户要的)。让用户至少能感受到是在和正常人交流,而不是哑巴或傻子(比如吐槽3)。
第二层:交付能力。目前大多AI之所以弱智,是因为只能导航、听歌、尬聊,很多歌还没版权,90分水平是要做到。
1.有能力找到最匹配的结果(资源需要广,比如找某首歌、订某个电影票、远程关家里的灯等,这点蓦然认知做的不错)
2.根据时间、地点、历史记录、甚至情绪捕捉提供推荐备选方案list(比如下一首歌播什么)
3.持续学习,丰富用户画像,有能力主动推荐。
第三层:打断。AI给出了想要的结果还不够,用户使用中会有更多进一步需求的。宣传片里面车主一口气说100字指令的情况只是纯show off(如找北京海淀桥附近人均100左右环境好可订位有包间菜不辣的粤菜等),正常人不会这么说的,都是一句一句增加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