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找寻中国智能电网的路标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根据国元证券研究中心的分析,到2020年,智能电网总投资规模接近4万亿元,具体为2009~2010年的投资约5500亿元,2011~2015年投资约2万亿元,2016~2020年投资1.7万亿元。智能电网是一块很大很美的蛋糕,对它的市场预测有着太多的诱惑。
来自两大电网公司的数据同样惊人:未来2至3年内,国家电网公司在加快电网建设上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2009年初也宣布,初步计划每年新增投资约300亿元用于城网改造和农网完善,全网建设投资规模在900亿元左右。
于是,“人人都爱智能电网”,但这一变化的来临颇有戏剧性。
“在一次电力企业高层领导人的聚会中,大家谈起智能电网都认为这是在说笑话。什么是智能?现在电网不智能吗?这是跟着奥巴马瞎忽悠。”《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长沙亦强表示,“现在的情况变得完全不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智能电网理论与实践。但是,电力行业高层对智能电网的概念认识,都还没有达成共识,所以中国智能电网任重而道远。”
除了认识上尚未达成共识,更多的路径细节也欠缺更深层次的考虑。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中国的智能电网能否解决新能源电力的并网接入问题?如此庞大的建设投资如果折入电价当中,社会能否承受?如何解决大规模蓄电的问题?先‘智能’输电侧还是先‘智能’配电侧?这都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
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已经做出了其他参会国无法望其项背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约40%,这对于火电比例依然高达近80%的电力行业而言,一场前所未有的减排战役已迫在眉睫,而能够解决新能源电力并网问题的智能电网才刚刚起步。
美国之变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是中国智能电网的启蒙者。2009年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位列其中,它被视为美国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个月后,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访美,并在华盛顿一场题为“更坚强的电网——中国与美国展望”的会议上发表主旨演讲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此后,2009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首次提出“一特四大”的坚强智能电网战略,并宣布“在2020年要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
直至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于中美智能电网的差异达成了初步的共识,即中美智能电网的模式存在不同,美国智能电网更侧重于配电侧与用户侧的变革,而中国智能电网需要涵盖电网发、输、变、配、用、调度等更多的环节。
但是,我们对于美国——这个善于以新战略、新标准占领全球制高点的国家,依然欠缺足够深入的研究。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