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国心脏大会开幕

2018-08-08 12:2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河马体育吧hemaqiuxun yy接待公告 駅前不动产屋繁盛记 橘梨纱star424 阿牛直播 英语字母书写格式 史托雅种子 关于雪的散文 www.kkk15 佐伯奈奈

中国心脏大会开幕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李颖)“近10年来,我国每年心外科手术量从8万例增至21万例,增长超过1.6倍。”8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在中国心脏大会(2018)开幕式上表示,从1990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医疗可及性和医疗质量明显提升,进步幅度位列中等国家首位。

在以“新时代、心征程——创新·转化·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心脏大会上,作为大会主席,胡盛寿发表主旨报告时指出,目前全国77家大医院的搭桥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搭桥患者的院内死亡率降至2.2%,与美国不相上下。同时,中国心血管领域的器械研发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不断提高创新新水平、打造民族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逐渐改变了依赖国外进口的状态。不仅研发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新高端产品,而且还提高了产品质量,明显降低了医疗费用。

但是,胡盛寿也表示,尽管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医疗水平大幅提升,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不良生活方式流行以及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我国心血管发病仍然呈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形势严峻。另外,中国医疗资源配置亟待优化。地域分布不均衡,医疗可及性和质量指数对比十分悬殊,其中北京92分,相当于新加坡(全球22位),而西藏只有48分,相当于孟加拉国(全球133位);体系协调不合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机构门可罗雀的现象十分突出。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面对医疗资源绝对不足与相对配置不合理并存的严峻形势,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学习型医疗体系是大医院‘理性和有为’的选择。”胡盛寿表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也正在构建涵盖全国的心血管病防治和质量控制网络,在国家层面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以智能医疗和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社区慢病防控,提升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能力。

据胡盛寿介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正在实现以最小花费取得最佳防控,以及切实降低心血管病沉重负担的效果,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原创性心血管药物靶点发现及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国家战略资源。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乔治·门萨称:“这是全球精准医学研究的最佳资源平台,是中国的方案,世界的平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